•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習語堶從“十四五”到“十五五”,讀懂“中國之治”的戰略定力和耐心

2025-10-20 15:20:0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字號

  “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政治優勢。”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道出了五年規劃的重要價值。

  今年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收官之年。10月20日至23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將在北京召開,研究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即將開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引領航向,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對長期任務,要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

  “五年規劃編制涉及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需要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于民統一起來,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建言獻策。”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長沙主持召開了一場基層代表座談會。30名基層代表齊聚一堂,習近平總書記同發言的每一位代表都進行了交流。

  為了起草好“十四五”規劃建議,從2020年7月到9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7場像這樣的座談會。

  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十四五”規劃建議。這份體現著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未來發展的深邃思考的文件,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來說,“到2035年,用3個五年規劃期,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規劃重在執行。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和完善規劃有效實施的機制,完善規劃實施中的動態監測、中期評估、總結評估機制,提高規劃執行力和落實力。”

  2022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叮囑,“對長期任務,要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滴水穿石,久久為功。”

  5年來,習近平總書記胸懷“國之大者”,落子大棋局,在一係列中央重要會議上指明發展方向、在地方考察調研中提出落實要求。“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開創性進展、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

  時間來到2025年,“十五五”謀劃之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將制定‘十五五’規劃建議,向著宏偉目標接續奮進。”

  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開展網絡徵求意見活動,累計收到網民建言超過311.3萬條。習近平總書記就研究吸收網民對“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意見建議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廣泛深入地察民情、聽民聲、匯民智,凝聚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合力,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望“十五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徵程黨的中心任務,把‘十五五’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戰略舉措規劃好實施好,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

  “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如何在變局中把握主動?

  謀劃“十四五”規劃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必須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我國發展。”總書記強調,“對困難和挑戰、阻力和變數,我們既不能遮掩回避、視而不見,也不能驚慌失措、亂了陣腳。”

  亂雲飛渡,始終自信從容。“最重要的,還是要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

  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黨全國必須抓緊抓好的工作。”

  創造性提出新質生產力概念並作出重大部署、果斷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社會信心……5年間,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關鍵時期作出一個個關鍵抉擇,帶領全體人民一仗一仗地打、一關一關地闖。

  5年來,中國站上一個又一個“大國重器”的創新制高點,擁有了自主研發的高性能芯片和操作係統,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000萬輛,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數量突破400萬件……這5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遇到的困難問題比預計的要多,取得的成果成效比預期的要好。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邁出新步伐、躍上新臺階。

  “我們堅持走自主發展實業的道路,靠自己的力量發展工業、制造業,這條路是走對了!”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發出這樣的感慨。

  今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會議指出,“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會議強調,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積極識變應變求變,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在激烈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推動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戰略任務取得重大突破。

  不為一時一事所惑,不為風高浪急所擾。“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來到民主村社區,語重心長地說:“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要始終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堅持生態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十四五”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錨定人民幸福這一“國之大者”,在高質量發展中築牢民生根基。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把就業當作民生頭等大事來抓”“把解決人民群眾就業問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解決好重點群體就業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就業的重要性。5年間,我國持續加大穩就業促增收力度,每年城鎮新增就業穩定在1200萬人以上。

  2021年7月,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區嘎拉村,親切詢問普巴拉姆、普布次仁姐弟倆的夢想;2022年8月,在遼寧沈陽市皇姑區三臺子街道牡丹社區,向正在用餐的老人們詢問飯菜價格貴不貴、社區服務好不好、生活上還有什麼困難;2023年11月,在上海閔行區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了解城市一線工作者的生活狀況……民生冷暖,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深情的牽挂。

  “孩子的撫養教育,年輕人的就業成才,老年人的就醫養老,是家事也是國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這些事辦好。”“十四五”時期,民生領域財政投入近100萬億元,民生領域改革全面深化,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也是“十四五”時期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任務,也是一項現實任務,必須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向著這個目標作出更加積極有為的努力。”

  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穩步推動共同富裕。”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要登絕頂莫辭勞。新的航程,新的篇章,不懼風浪,不可阻擋!

  監制:梁昌傑

  策劃:岳小喬

  撰文:鄭曉宇

  海報:陳泉伊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