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新華鮮報·“十四五”亮點堶新增170萬億元!金融“活水”激發實體經濟活力

2025-10-19 14:46: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170萬億元!這是5年來,我國銀行業保險業通過信貸、債券、股權等多種方式,為實體經濟提供的新增資金總量。

  “十四五”期間,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流入實體經濟沃土,持續激發中國經濟活力。

  

  8月4日,在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線圈分廠智能制造車間,工人在進行生產作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劉洋攝)

  灌溉充沛有效,增長蓬勃有力。

  從金融總量看,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超過430萬億元,廣義貨幣(M2)余額超過330萬億元,人民幣貸款余額超過270萬億元……5年來,金融總量合理增長,穩固而持續的資金支持我國經濟實現歷史性躍升。

  從金融結構看,金融“五篇大文章”領域貸款增長佔比約七成,基礎設施貸款余額較“十三五”末增長62%,為“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項目提供充足資金……5年來,更多金融資源投向國民經濟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

  一組金融數據走勢,映照“十四五”期間經濟發展亮點:

  金融“含科量”越來越高——“十四五”期間,高新技術企業貸款、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年均增速均超過20%,科研技術貸款年均增速高達27.2%;近年來新上市企業中九成以上是科技企業或者科技含量比較高的企業,目前A股科技板塊市值佔比超過1/4。

  金融“獲得感”不斷提升——“十四五”期間,普惠小微授信戶數超6000萬戶、覆蓋約三分之一的經營主體;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36萬億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8月末創新型中小企業獲貸率提升至66%,其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獲貸率達到72.3%。

  金融提振消費持續發力——“十四五”以來,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消費服務行業貸款余額增長80%;8月末全國服務消費重點領域貸款余額達2.78萬億元,同比增長5.12%。

  

  7月30日,山東省青島市一家科技紡織企業的工人在智慧紡紗生產線上巡檢。新華社發(梁孝鵬攝)

  在金融“活水”精準灌溉下,重大項目推進如火如荼,小微企業拔節生長,創新創業浪潮奔涌,消費市場活力迸發,勾勒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圖景。

  如今,我國銀行業保險業總資產超過500萬億元,股票、債券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二,應對各類挑戰的基礎更牢、韌性更強、底氣更足,也提升了人們對于金融服務的期待:更高質量、更可持續、更有溫度。

  新徵程上,金融服務效能持續提升,金融“活水”加速奔流,不斷為中國經濟的沃土注入生機與活力。

  策劃:陳芳

  記者:吳雨

  統籌:謝良、李延霞、苗夏陽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