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青春華章|家國兩相依,青春築夢書華章

2025-10-07 09:46:00
來源:引力播
字號

  □李 群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今年中秋恰逢十一國慶假期,當中秋的圓月爬上樓宇之巔,與街頭巷尾飄揚的五星紅旗相映成趣,這亦是中華兒女心中“家”與“國”情感的深度交融。新時代青年更能從這份“家國相依”的美好中,讀懂自己的人生方向與時代責任。

  中秋與國慶,一個承載著“千里共嬋娟”的家國眷戀,一個鐫刻著“九州同奮進”的民族記憶,二者雖源起不同,卻在精神內核上高度契合,皆以“家”為情感起點,以“國”為奮鬥歸宿。從“但願人長久”的個人祈願,到“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家國擔當,中華民族歷來就有“家國同構”的文化基因。

  中秋的“家”,是屋檐下的燈火可親,是餐桌上的月餅香甜,是血脈相連的溫情守望;國慶的“國”,是9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山河壯麗,是70余載風雨兼程的砥礪前行,是億萬人民共同書寫的復興華章。當“小家”的團圓撞上“大國”的節日,每一份闔家歡樂的幸福,都與國家繁榮昌盛的榮光緊密相連;每一次對故鄉的思念,都化作對祖國母親最深沉的祝福,“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的情感共鳴,在雙節同慶的時刻愈發濃烈,成為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精神紐帶。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在這家國同慶的特殊節點,新時代青年更應讀懂雙節背後的時代命題,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家國情懷注入新的時代內涵。一代代中國青年始終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用熱血與汗水書寫了“家國一體”的青春篇章。

  近日,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網絡主題採訪採風活動在江蘇啟動。河海學子研發的“圖審事”水利AI審圖係統,為水利工程建設保駕護航。惠及千家萬戶,扛起“治水報國”的青春擔當,讓“家國”這個抽象的概念如此具體而又渾然地融為一體。

  在國家由大向強的關鍵時刻,需要我們常懷報國之志、常懷愛國之情,用愛國主義凝聚共識,就沒有過不去的溝溝坎坎。今天,我們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徵程上,新時代青年肩負著更為光榮而艱巨的使命。青年科研工作者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題;在文化傳播的前沿,青年文化創作者用短視頻、直播等形式,講好中國故事;在祖國的邊疆哨所,軍人堅守崗位,用青春和熱血守護著祖國的安寧與穩定??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的奉獻中熠熠生輝。

  “月滿中秋,國泰民安”,這簡單的八個字,既是億萬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中秋的明月照亮了回家的路,也照亮了青年奮鬥的徵程;國慶的紅旗凝聚了民族的力量,也指引著青年前進的方向。青年當以中秋之“情”涵養家國情懷,把對“小家”的眷戀轉化為對“大國”的擔當,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在實現個人價值的過程中助力國家發展、民族復興,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的奉獻中綻放絢麗之花。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