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92】沈白高鐵駛入林海雪原

2025-10-05 11:03: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92】

  沈白高鐵駛入林海雪原

  “通道優勢”變成“發展優勢”

  光明日報長白山10月4日電(記者任爽、劉勇 通訊員蘆猛)迎著燦爛的陽光,G8167次復興號列車準時抵達長白山站,遊客們紛紛舉起手機,定格沈白高鐵駛入林海雪原的瞬間。10月1日,這座車站迎來1.1萬人次的到達客流。

  人流如織的景象,見證著9月28日開通的沈陽至佳木斯高速鐵路沈陽至白河段(沈佳高鐵沈白段)如何推動東北區域協調發展——作為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沈白高鐵開通後,京津冀地區至長白山形成了快速客運通道,撫順、通化、白山全面邁入高鐵時代並融入全國高鐵網。

  “上午賞長白山美景、下午逛北京胡同”的夢想如今照進現實。沈白高鐵開通後,北京至長白山實現4小時33分鐘直達,沈陽至長白山縮至1小時53分鐘。

  破解交通困局是東北人民多年的期盼。盡管坐擁長白山世界級旅遊資源、鴨綠江生態寶藏和通化醫藥產業集群,但連綿群山曾讓要素流動舉步維艱。通化至北京物流需3天,白山至沈陽最快車程也要半日——“貨在囧途”的窘境,讓“綠水青山”難以轉化為“金山銀山”。

  2021年沈白高鐵開工建設以來,工程建設者克服了地質構造復雜、極寒天氣條件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諸多嚴峻考驗,建成了穿越長白山脈、適應零下40攝氏度、運營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為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向高海拔、高緯度、生態敏感區延伸提供了創新經驗。

  沈白高鐵通車後,每一個站點悄然發生著改變。在白山市三道溝鎮的“鴨綠江漁獵文化小城鎮”,養魚大戶張紹剛正在給活魚打包注氧:“過去挨家挨戶推銷都賣不完,現在這些魚‘坐’上高鐵,晚上就能端上北京餐桌,特別受歡迎。”撫順市加快修復西露天礦生態,融合文旅元素,打造382公里“福順滿鄉文旅路”;延邊州的藍莓,成了旅客常購的伴手禮……數據顯示,今年雙節期間吉林酒店預訂量同比增幅居全國前列,沈白高鐵沿線農特產品通過高鐵快運發往全國,物流時效提升70%。

  一通百通。在通化萬通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人員清晨乘沈白高鐵出發,中午就能與北京專家面對面交流。吉林萬通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王海濤感嘆:“當天往返讓研發創新的腳步更快,合作效率提升不止一倍。”

  這些天,白山市天一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朱長清樂得合不攏嘴:“沈白高鐵的開通為我們引進和留住人才提供了有利條件,長春、沈陽等地影視及動漫制作等相關專業的大學畢業生紛紛選擇白山,已經有多所院校和我們商談深入開展實訓、就業等方面合作。”

  “沈佳高鐵沈白段開通,將有力打破東北東部地區‘要素流動慢、產業協同弱’的困局,將‘通道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京哈高鐵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長郭登科眉眼間透著驕傲。

  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經濟學院教授趙放認為:“沈白高鐵的開通不僅為群眾打通交通堵點,更為文旅產業打破瓶頸、為鄉村振興賦能、為東北地區高質量發展帶來了‘1+1’遠大于2的協同效應。”

  《光明日報》(2025年10月05日 01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