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上了國產大飛機”(從一線看高質量發展這五年)
開欄的話
“十四五”時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開局起步階段。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5年來,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成果豐碩,匯聚成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澎湃動力。
本報今起開設“從一線看高質量發展這五年”欄目,探訪經濟社會發展一線,以微觀視角看時代脈動,呈現“十四五”時期各地高質量發展成效經驗,記錄人民生產生活可喜變化,激勵廣大幹部群眾堅定信心、開拓進取,推動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不斷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10月3日下午,伴隨著轟鳴聲,一架從山西太原起飛的國產大飛機C919穩穩降落在廣東廣州白雲國際機場。這是南方航空機長馬楠第321次執飛C919航班。去年9月19日,他完成了南航C919的首航。今年國慶、中秋假期,他共有3天、10個班次的飛行任務。
“看,十足的科技范兒!”駕駛艙內,馬楠興奮又自豪。眼前,5塊15.4英寸的顯示屏上,飛行數據和導航、通信等信息一目了然,透過一體式設計的擋風玻璃往外看,視野開闊。
大型客機,被譽為“現代制造業的一顆明珠”,承載著我國幾代航空人的夢想。“力爭早日讓我們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機在藍天上自由翱翔。”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話語飽含期許。
從立項到騰飛,特別是“十四五”以來,C919的每一步都走得堅實有力:2021年,全球首單落地;2022年,獲頒型號合格證,交付首家航空公司;2023年,完成首個商業航班飛行;2024年國航、南航同時接收C919……它飛出的,是我國創新發展的新高度。
回想去年,馬楠第一次走進C919駕駛艙,就被深深震撼:如此先進、如此現代。“那一刻,我在心底大喊:夢想成真了,我開上了國產大飛機!”馬楠說。
18年的飛行員生涯,馬楠已駕駛一款國外大型客機超1.2萬小時。他在筆記本中詳細對比:“側桿操縱、航電係統兩者類似,但在自動化監視技術、功能集成度和駕駛舒適度上C919更優。”
“C919的飛控係統控制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側桿設計讓操作更靈活,電傳飛控響應精準,人機交互非常順暢,不僅減輕飛行員的工作負荷,也極大提升安全裕度。”聊起飛行體驗,馬楠有說不完的話。
“好飛機是造出來的,也是飛出來的。”一款新機型走向成熟,需要在商業運行階段持續優化提升。“作為飛行員,我們要用一線飛行經驗助力C919這個大國重器越飛越安全、越舒適、越高效。”馬楠介紹,每次飛行任務之後,飛行員們都會總結經驗,及時反饋。
入列一年來,C919在南航已累計飛行8500多小時、3800余架次,安全承運旅客近50萬人次,目前南航已有C919飛行員103名。
當天的飛行結束,馬楠走出機艙,用手機定格了這一幕:霞光為C919的銀翼鍍上一層金輝,不遠處,又一架C919緩緩駛向跑道,抬起機頭、穩穩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