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臺灣旅遊需求不振 業界期盼陸客早日到來

2025-10-03 20:20: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臺北10月3日電 題:臺灣旅遊需求不振 業界期盼陸客早日到來

  新華社記者周文其、齊湘輝

  繚繞的雲霧從山峰間飄過,湖面倒映出醉人的綠意,置身于阿里山,美景隨處可見。以日出、雲海、森林、晚霞著稱的阿里山,是臺灣最知名的景點之一。

  景色令人心曠神怡,但遊客數量的減少卻讓旅遊業者愁眉不展。阿里山森林遊樂區2014年、2015年年入園人次均突破270萬人次,然而到去年已跌至不足90萬人次,今年7月、8月入園人次比去年同期還要低。

  臺灣觀光專業學者指出,臺灣旅遊景氣度不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陸客銳減。旅遊業者紛紛呼吁,期盼民進黨當局能開放陸客來臺,提振市場需求,推動旅遊產業復蘇。

  記者看到,觀賞阿里山紅檜巨木的巨木群棧道遊客稀少,標志性的阿里山小火車上空空蕩蕩,往年要排隊的拍照打卡點較為冷清,一些餐廳和店鋪也是門可羅雀,在陣陣山風的吹拂下更顯得落寞。

  香林服務區內,來自臺中的導遊阿宏聽出記者的大陸口音,主動和記者聊了起來。他說,以前阿里山是大陸遊客必打卡的景點,平日都時不時能帶包車的大陸遊客來玩,“十一”長假更是排滿了,自己還特意注冊微信號,便于和大陸遊客聯絡。

  “現在已經很久沒有接待大陸遊客了,生意比以前少了好幾成,收入受到很大影響。估計今後越來越難做,不知道該怎麼辦。”阿宏說。

  阿里山高山茶以醇厚的香氣、甘潤的茶湯,深受遊客喜愛。然而,一家茶葉店店員許小姐告訴記者,受觀光客減少影響,茶葉銷量也不如以往,現在盡管有一些以前留了聯絡方式的大陸朋友還在線上買店鋪的茶葉、咖啡等產品,但是銷量和之前完全比不了。

  類似的情景不只是在阿里山,全臺多個熱門景點都是如此。日月潭周邊多個停車場,曾經滿載大陸遊客的大巴難見蹤跡。臺中高美濕地也是遊客不多,以往高峰期甚至要排長隊等公交車的場景不再出現,附近停車的地方還有空位。

  據臺交通事務主管部門下屬“觀光署”統計,今年上半年,來臺旅客為419萬人次。這僅恢復到2019年同期約70%的水平,與全球眾多觀光目的地相比差距明顯。

  事實上,大陸方面持續為包括旅遊在內的兩岸人員往來正常化積極努力、創造條件,今年1月宣布將恢復上海、福建居民赴臺團隊遊,受到臺灣旅遊業界和民眾普遍歡迎,但臺當局卻以各種借口阻撓至今。

  在全臺旅遊業中,金門旅遊呈現難得的亮點。去年,大陸先後恢復福建省居民赴馬祖、金門旅遊。這個“十一”假期,當地後浦小鎮、沙美老街等熱門景區迎來一批又一批大陸遊客。《金門日報》刊文表示,“小三通”往來旅客持續穩定增長,截至今年7月底累計已突破百萬人次,隨著大陸“十一”長假的來到,可望延續暑期旅遊熱潮。

  記者在島內採訪時,餐飲店店主、導遊、司機等一眾業者都紛紛表示希望兩岸旅遊交流能盡快恢復正常。

  臺南出租車司機巫先生至今仍對2018年載著兩位北京女孩出遊印象深刻。

  “當時她們包了車,不僅在臺南看了孔廟,還一路到墾丁看了大海。一路上吃吃喝喝、談天說地,相處得非常開心,真希望大陸遊客能早些回來。”巫先生說。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