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觀察|總書記國慶招待會重要講話飽含深意

9月30日晚,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招待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招待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重要講話總結輝煌成就、凝聚奮進力量、展望光明前景,在繼往開來的重要時刻凝聚起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強大力量。
回首崢嶸歲月,倍增歷史定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中國76年來,黨領導人民自力更生、接續奮鬥,取得彪炳史冊的輝煌成就。”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總書記凝練總結道:“回望歷史,中華民族從瀕臨危亡走向偉大復興,一路篳路藍縷、充滿艱辛,也一路豪情滿懷、凱歌高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腳下的路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我們從來都是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
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一係列紀念活動,凝聚黨心民心,揚我國威軍威,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徵程中鐫刻下濃重的一筆。習近平總書記回顧這一國之大典,指出這“極大振奮了民族精神、激發了愛國熱情、凝聚了奮鬥力量”。紀念歷史,是為了汲取教益,是為了更好前行。總書記重要講話揭示蘊含其中的歷史啟示、精神力量,也發出奪取新勝利的豪邁宣言:我們要繼續用好歷史經驗,把國家建設得更好,讓老一輩領導人和革命先烈開創的事業不斷欣欣向榮!
展望光明前景,更加豪情滿懷。就在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重大問題。10月將召開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研究制定“十五五”規劃建議。在這樣一個重要時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徵程黨的中心任務,把‘十五五’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戰略舉措規劃好實施好,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
76載砥礪奮進,在一個個五年規劃(計劃)中,神州大地滄桑巨變。“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正是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從偉大勝利走向偉大復興,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在這樣一個歷史節點上,正要凝聚人民的力量、正義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推動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戰略任務取得重大突破。
去年的國慶招待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引用了南岳衡山的一副對聯: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要登絕頂莫辭勞。前年國慶招待會,總書記意味深長地說:“新徵程上,我們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腳下的路不會是一馬平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這種認識尤為深刻、無比清醒、一以貫之。
今年,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憧憬和挑戰,都激發我們只爭朝夕、永不懈怠的奮鬥精神。”
銳意進取,埋頭苦幹,我們必將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更加絢麗的篇章。
策劃:張曉松
主編:朱基釵、楊依軍
主筆:張研
視覺:張愛芳、郝曉靜
新華社國內部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