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文旅產業發展蓬勃興旺(權威發布·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2025-09-30 08:36: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9月29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成就。

  文旅融合持續深化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文化和旅遊部部長孫業禮介紹,“十四五”以來,文旅產業發展蓬勃興旺。文化產業體係更加完善,結構布局不斷優化,規模穩步擴大、效益明顯提升,擴大內需、帶動消費、穩定預期等作用得到彰顯。

  2024年文化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9.14萬億元,比2020年增長37.7%;規上文化企業7.8萬家,比2020年增加1.3萬家。旅遊業產品供給、服務質量持續優化。2025年上半年,國內居民出遊32.85億人次、總花費達到3.15萬億元,又創新高。

  孫業禮表示,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是“十四五”期間文化和旅遊發展的一條主線,也是一大亮點。

  提升了文化和旅遊發展的質量、效益。優秀文化資源得到更加充分地挖掘、利用,更多的文化創意元素有機融入旅遊開發。

  豐富了文化和旅遊產品及服務的供給。“跟著演出去旅行”已經成為新風尚,“文物遊”“非遺遊”“考古遊”“博物館遊”持續升溫。

  有效發揮了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鄉村遊助力鄉村全面振興作用非常明顯,形成了浙江安吉余村、湖南花垣十八洞村等經典的案例。

  市場秩序關係到經營主體、從業者、消費者的切身利益。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王建華介紹,為了維護健康有序的市場秩序,文化市場方面重點實施演出市場多部門、全鏈條綜合監管,嚴格實行大型演出“實名購票、實名入場”,督導票務平臺防范“黃牛”刷票。旅遊市場方面重點針對群眾反映集中的不合理低價遊、強迫購物等突出問題,持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孫業禮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進文化和旅遊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的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文旅融合的溢出效應,更好賦能經濟社會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文藝精品創作繁榮活躍

  孫業禮介紹,“十四五”以來,文藝精品創作繁榮活躍。文藝創作生產引導扶持機制更加健全,新時代係列藝術創作工程順利實施,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蔚然成風。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盧映川說,“十四五”時期,我國文藝創作生態不斷優化,優秀文藝作品的供給持續豐富,精品佳作不斷涌現。

  圍繞重大時間節點,推出了一批具有感染力、引領性和示范性的精品佳作。音樂舞蹈史詩劇《正義必勝》引發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獲得了國內外觀眾的高度評價。

  實施係列創作工程,努力推動文藝創作出精品、攀高峰。組織實施了舞臺藝術和美術創作行動計劃、國家美術發展和收藏工程,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從優秀文化、現實生活、火熱實踐中汲取創作養分,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舞臺藝術作品和美術作品,同時,越來越多優秀作品走出國門。

  組織展演展示活動,讓更多藝術的盛會成為人民群眾的節日。持續舉辦中國藝術節、中國詩歌節、中國京劇藝術節,還有各類戲曲展演等,促進全民參與、全民共享。

  拓寬傳播推廣渠道,推動優秀作品直達群眾、直達基層。在堅持實施送戲下鄉、進校園、進社區的同時,大力推進線上線下融合、演出演播並舉。依托“戲曲進鄉村”“文化進萬家”等活動,支持優秀文藝作品更廣泛、更深入、更持續地赴城鄉基層演出。

  文化和旅遊部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下大力氣提高各門類文藝作品的質量,努力推出更多的精品佳作。

  盧映川還介紹,“十四五”時期,我國非遺保護的機制更加完善,實踐更加生動,傳承隊伍更加壯大,非遺也更加見人見物見生活、可知可感可體驗。推動各地建設非遺工坊1.29萬家,帶動相關產業120萬余人就業增收。

  文旅公共服務惠及城鄉

  孫業禮介紹,我國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持續推進,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更加健全,截至2024年底,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248個、群眾文化機構近4.4萬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4萬多個,群眾享受文化服務有了更多好去處。

  王建華介紹,“十四五”以來,文化和旅遊係統聚焦讓公共文化服務更加便捷、優質和公平,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努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服務網點更密了,與群眾距離更近了。在原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體係基礎上,一方面推動傳統文化設施的改造提升;一方面推動全國超過95%的縣(市、區)建立文化館、圖書館的總分館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和實效性。

  服務內容更實了,參與方式更多了。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政策,鼓勵開展延時錯時服務,有效激發了群眾的參與熱情。公共文化服務從政府單一供給向“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模式轉變,把選擇權更多交給群眾。

  群眾活動更多了,文化氛圍更濃了。支持群眾自辦文化,舉辦“村歌”、“村晚”、廣場舞、合唱等活動,僅2024年全國就舉辦了“村晚”8.17萬場,吸引2.62億人次參與。

  王建華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充分尊重群眾主體地位,以數字化賦能傳統服務模式,以社會化激活基層的文化活力,持續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讓更多的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