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建設加快推進 效益充分發揮——國新辦發布會聚焦“十四五”時期水利高質量發展成就

2025-09-30 08:31: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9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部長李國英、水利部副部長陳敏、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于琪洋介紹“十四五”時期水利高質量發展成就,並答記者問。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 題:建設加快推進 效益充分發揮——國新辦發布會聚焦“十四五”時期水利高質量發展成就

  新華社記者魏弘毅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9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水利高質量發展成就。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在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國水利發展取得新成效,為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作出了新貢獻。

  9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部長李國英、水利部副部長陳敏、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于琪洋介紹“十四五”時期水利高質量發展成就,並答記者問。這是李國英在介紹情況。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質增效

  “‘十四五’以來,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項,水利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係統集成加快優化。”

  李國英介紹,截至2024年底,我國共建成水庫9.5萬座、大中型調水工程200項、大中型灌區6924處、堤防31.8萬公里。

  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離不開水利投資保障。2022年至2024年,水利建設完成投資連續3年破萬億元。預計“十四五”水利建設完成投資將超過5.4萬億元,是“十三五”期間的1.6倍。

  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效,突出體現在水旱災害防禦能力提升。“十四五”以來,我國戰勝了3981條河流超警以上洪水,實現了大江大河重要堤防無一決口、2022年起各類水庫無一垮壩;有效應對了長江、珠江等流域嚴重旱情,有力保障了旱區群眾飲水安全和灌區農作物灌溉用水需求。

  “我國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礎設施體係。”李國英說。

  治水助力環境更優生活更美

  斷流百年的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西遼河實現復流、海河流域水生態面貌得到根本改善……“十四五”以來,水利部著力建設安全河湖、生命河湖、幸福河湖,河湖面貌發生新變化,當前我國重點河湖生態流量達標率達98.6%。

  “在建設安全河湖方面,我們嚴格管控河湖行洪蓄洪空間,依法劃定170萬公里河道、3000多個湖泊的管理范圍。”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于琪洋介紹,水利部縱深推進河湖庫“清四亂”規范化常態化,已累計清理整治亂佔、亂採、亂堆、亂建問題14萬個,有力維護了河湖行蓄洪功能。

  建設生命河湖,離不開深入實施母親河復蘇行動。通過開展河湖健康評價、加強河湖水係連通和生態補水等舉措,近年來一批河流實現全線貫通,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湖泊恢復水域面積1300多平方公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于琪洋表示,水利部已支持地方實施122個幸福河湖建設項目,打造以河湖水係為依托的綠色產業鏈、生態農業帶、優質服務業體係,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多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好景象。

  9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部長李國英、水利部副部長陳敏、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于琪洋介紹“十四五”時期水利高質量發展成就,並答記者問。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水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

  “十四五”以來,在我國經濟增速年均5.5%的情況下,全國用水總量實現零增長。

  成果從何而來?堅持節水優先方針,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

  通過協同推進重點行業領域節水行動,加強灌區現代化建設與改造等舉措,2024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分別下降17.7%和23.6%;全國節水灌溉面積達到6.38億畝,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提升到0.58,非常規水利用量達251億立方米。

  在管好水資源方面,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水利部副部長陳敏介紹,水利部建立健全農業、工業、城鎮三大領域節水制度政策體係,基本完成全國重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基本建立國家用水定額體係。

  在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推動下,當前各地實施合同節水管理項目1900余項,194項先進成熟適用節水技術已對外發布。

  技術進步制度優化齊頭並進

  水利事業發展,需要新質生產力的支撐。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表示,“十四五”以來,水利部門係統謀劃推進數字孿生水利體係建設,有效賦能流域防洪、水資源管理與調配等業務應用。

  以監測感知能力提升為例,水利部加快構建“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係統,大力提升對水利物理對象的透徹感知能力,為水利工程安全風險監測防控和數字孿生水利體係構建運行提供動態實時信息支持。

  “十四五”時期,我國水利領域制度優化成效顯著。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地下水管理條例、節約用水條例等頒布實施,120萬名河湖長為守護河湖履職盡責,七大江河流域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全部建立,流域統一治理管理進一步強化。

  水利投融資改革,同樣是水利高質量發展的一大亮點。“十四五”以來,各級水利部門著力構建財政資金、金融信貸、社會資本共同發力的水利投融資新格局,水利基礎設施投資信托基金發行、跨省域用水權交易、多種水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交易實現新突破並乘勢推進。

  “下一步,水利部門將在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基礎上,科學謀劃‘十五五’工作,為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我國水安全作出新的貢獻。”李國英說。

  9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部長李國英、水利部副部長陳敏、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于琪洋介紹“十四五”時期水利高質量發展成就,並答記者問。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9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部長李國英、水利部副部長陳敏、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于琪洋介紹“十四五”時期水利高質量發展成就,並答記者問。這是記者在現場提問。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9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部長李國英、水利部副部長陳敏、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于琪洋介紹“十四五”時期水利高質量發展成就,並答記者問。這是記者在現場工作。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9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部長李國英、水利部副部長陳敏、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于琪洋介紹“十四五”時期水利高質量發展成就,並答記者問。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