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海邊村鎮變網紅打卡點 “漁旅融合”讓濱海小城出圈

2025-09-28 23:02: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福建寧德市霞浦縣,有著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被譽為“千鮮之城”。9月16日,我國東海結束了四個半月的休漁期,全面開捕。這段時間,在霞浦縣的各個碼頭,漁船揚帆啟航,開始新一輪的海上豐收。

  總臺記者 彭雨佳:我們跟隨著一艘出海捕撈的漁船來到海面上,根據捕撈海鮮種類的不同,所乘坐的漁船的類型也會不同。現在的這種漁船,叫作拖網捕撈船。可以看到在漁船的尾部會有一張漁網,漁民會把這張漁網放到海里面去,然後再駕駛著漁船拖著網來前進捕撈。那麼漁網會放到海里面多深的位置呢?

  漁民 侯長華:20米左右的一個深度,網口放下去之後,左右兩邊有兩塊的大鐵片是係在網尾的尾部,當整張網下去的時候,兩個鐵片直接丟到海里去,它會直接帶著整張網沉到海床底下。

  抵達捕撈海域後,漁民們會啟動滑輪,慢慢把漁網沉入海底。接著,要降低船速,慢慢拖拽著漁網前進,這樣才能確保漁網一直沉在海底,捕撈到更多漁獲。

  梭子蟹、青蟹、皮皮蝦、龍頭魚、黃金帶……各色鮮活的海鮮琳瑯滿目。漁民介紹,霞浦內海主要捕撈的就是蝦、蟹等小海鮮,雖然個頭不大,但味道都極其鮮美,頗受消費者青睞。除了有近海捕撈漁船,當地還有不少遠洋捕撈船。據了解,霞浦縣年海洋捕撈量達70590噸,年水產品產量超50萬噸,漁業總產值超過了150億元。東海全面開漁後,海鮮品類日漸豐富,漁船滿載而歸,消費者們也能第一時間品嘗到第一口“鮮”。

  漁旅融合帶來大客流

  濱海小城迎來新機遇

  霞浦縣山海相擁、島灣相映,被稱為“畫本霞浦”。當地漁旅融合,創新文旅消費新場景,帶動百姓增收致富,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一大早,在霞浦縣三沙鎮的東壁碼頭,一艘艘漁船揚帆起航。在這些漁船中,除了專業捕撈船,還有不少是遊客們租用的,用來體驗海捕的漁船。跟著漁民們出海,大家一起下網再拉網,將活蹦亂跳的海鮮倒入筐中,在船上一起分揀。劍蝦、梭子蟹、皮皮蝦,各色海鮮活蹦亂跳,大家不忘拿起手機拍照,記錄分享這份豐收的喜悅。

  為了豐富遊客體驗,這兩年,霞浦縣積極引導當地漁民嘗試“漁旅融合”的新模式,不少漁民為自家漁船辦理了“涉旅船舶證”,在閒暇之余帶遊客環島遊,體驗海捕、海釣等項目,一些漁民還轉行做起了海上“向導”。

  文旅熱不僅幫助漁民增加了收入,還帶火了當地的餐飲業和民宿。眼下正值開海季,在當地餐廳小吃店,各式各樣的海鮮琳瑯滿目,紅燒雜魚、香煎梭子蟹、椒鹽皮皮蝦、白灼劍蝦……鮮鹹甜香挑動著食客們的味蕾。不少遊客還把出海捕撈的漁獲拿到餐廳代加工,品嘗自己捕撈的成果。

  依托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霞浦縣里的多個海邊村鎮,如今都成了熱門的網紅打卡點。不僅有特色的咖啡館、文創店,還有超大海景的海邊民宿,喝咖啡、賞海景,休閒度假康養,一切生活方式都與海相關。

  據了解,2025年上半年,霞浦縣共接待遊客581.86萬人次,同比增長32.64%。全縣旅遊總收入60.51億元,同比增長33.16%。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