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央廣時評·青春華章|以青春之力,守護江河安瀾

2025-09-25 21:58: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近日,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網絡主題採訪採風活動正式啟動。活動聚焦愛國、青春、奮鬥、水利四大主題,深挖水利事業的時代內涵,激勵廣大青年躬身實幹、奮勇前行。

  水利事業,一頭連著國家發展藍圖,一頭係著百姓日常生活,是重要的“國之命脈、民生根基”。從橫亙江河的超級樞紐到遍布鄉村的灌溉溝渠,從保障用水的管道係統到守護安瀾的防洪堤壩,每一項水利設施背後都有關于奮鬥的故事。這些故事清晰有力地詮釋著,人是奮鬥和創造的主體,沒有愛國的情懷,就難有青春的奉獻;沒有一代代人的接續奮鬥,就難有中國水利事業的今天。

  奮鬥者的實踐就是一部啟示錄。當我們站在三峽大壩上,看奔涌的長江水穿越壩體、化作點亮萬家燈火的清潔能源,可以感受到無數工程師、建設者攻堅克難的青春智慧;當我們擰開家中水龍頭,看到清澈的自來水潺潺流出,可以體悟到在水利事業的平凡崗位上,無數人作出了非凡貢獻;當我們走在廣闊田野中,看金黃的麥浪在風中起伏、孕育豐收的喜悅,更能懂得農業這個“國之大者”離不開水利工作者的使命擔當。

  回望新中國水利事業的發展歷程,從治理黃河等水患的不懈求索,到南水北調工程的“水脈相連”;從不斷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到不斷改善河湖生態環境,每一個里程碑式突破、每一次跨越式發展,都有著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與無私奉獻。他們把青春汗水灑在江河湖畔,把青春理想融入水利事業,書寫挺膺擔當的青春華章。

  

  世界最大水利樞紐之一的三峽大壩

  時光流轉,從當初的手提肩扛,到如今重型裝備的投入使用,水利工程建設的工具雖然在變,但精神追求並未變。正是這份熾熱追求,推動中國水利事業不斷創造奇跡。無論是三峽大壩、南水北調這樣的超級工程,還是家門口的小型水利設施,都在發揮關鍵作用,書寫著關係國家發展、惠及億萬民生的“中國答卷”。

  我國水利事業在水安全保障、農業灌溉效率、水資源集約利用等方面成果豐碩,為國家糧食安全、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我國共開工12.9萬項水利工程,2022至2024年全國水利建設投資連續三年突破1萬億元,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環北部灣水資源配置等國家水網骨幹工程加快建設。其中,全國耕地灌溉面積達10.86億畝,以佔全國56%的耕地生產80%以上的糧食,大中型灌區畝均產量是全國平均畝產的1.5-2倍,是雨養耕地的2.5-3倍。這些紀錄,既有力提振全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信心,也夯實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基礎。

  青春的定義,不只在字典里,更在腳踏實地的躬身篤行中。當更多青年懷揣理想和信仰,把青春熱血融入江河安瀾的事業中,把青春足跡印在祖國需要的地方,我們必將看到更多水利奇跡,見證更加美麗富饒、水韻綿長的奮進中國。(央廣網評論員 文峰)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