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運動後為啥體重不減?出現倦怠如何調整運動計劃?| 科學減重一起來

2025-09-24 21:09:00
來源:健康中國
字號

  努力運動了一段時間後,體重卻一點沒降,會不會是脂肪沒減掉,反而先長了肌肉呢?

  增肌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容易。我們需要先攝入大量的能量,再加上合理的運動強度負荷的刺激,肌肉才可能增長,二者缺一不可。

  我們通過試驗發現,如果限制飲食攝入能量,同時通過運動減脂,肌肉會有一定的損失。所以,絕大多數減脂者不用擔心自己會先長出肌肉。

  在評估減脂效果時,我們不能僅僅關注體重是否下降。體重下降減掉的可能並不是脂肪,而是肌肉或者水分,這種情況下的減重大概率會在短時間內反彈。很多人通過不吃晚飯減重,在此過程中減掉的大部分可能是肌肉,只有少部分是脂肪,通過這類方法減重,可謂“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所以,在減脂期間,我們要利用有體脂測量功能的體重秤,去監測自己減掉的到底是脂肪還是肌肉。如果發現肌肉減少過快,可以通過調整能量攝入及蛋白質攝入,在減脂的過程中盡可能地保護肌肉,這樣才是科學減脂。

  A

  Q

  鍛煉出現倦怠期,如何調整自己的運動計劃,以便更好地堅持下去?

  鍛煉一段時間之後,身體難免感到疲勞,總想休息一下,其實這是運動量控制的問題。運動涉及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兩個重要屬性,二者合起來被稱為運動負荷,它對身體形成生理上的刺激,進而帶來疲勞感。我們需要通過飲食、放松拉伸及睡眠等消除疲勞。

  舉個例子,運動員在完成每天的訓練後,會進行很多恢復活動,使運動員的能力超過原來的水平,這被稱為超量恢復。如果在鍛煉後,我們能通過適當的手段(營養、放松、睡眠等)來達到超量恢復的效果,就會使身體狀態進入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環,而不會積累疲勞和產生倦怠。

  倦怠是由于恢復速度趕不上疲勞的產生,練得多,恢復不夠,造成惡性循環,人會感到越來越疲倦。當倦怠累積到一定程度時,還會影響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等,對身體形成負面影響。例如,出現睡眠障礙、免疫力下降,嚴重的還可能引起骨質疏松等。

  如果我們在運動前就感到疲憊,甚至有抗拒運動的感覺,其實是身體在發出要求休息的信號。此時,如果不及時進行恢復,反而堅持運動,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或者導致免疫力下降。所以,我們不鼓勵身體對運動產生抗拒時堅持運動,這不是對意志力的鍛煉,而是違反自然規律的一種錯誤做法。

  正確的做法是,好好休息幾天,想運動的時候再去運動。當養成運動習慣後,您會驚喜地發現,自己有主動參加運動的意願。這也提示我們要傾聽身體的需求,合理安排運動負荷,主動學習幫助身體恢復的方法,從而達到更好的運動效果。

  A

  作者: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運動康復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漓

  策劃:鄭穎璠 王寧

  編輯:胡彬 王千惠

  本文配圖來源于版權圖庫。轉載時請注意,避免侵權。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