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經濟信心說堶又是一年好“豐”景 為每一分耕耘點讚

2025-09-24 20:34: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秋分時節,瓜果飄香,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如期而至。山東招遠大戶陳家村張燈結彩,共慶五谷豐登!今年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在山東煙臺招遠市金嶺鎮大戶陳家村拉開帷幕。據統計,全國各地累計開展3000多場次慶豐收活動,線上線下結合,城鄉融合互動,吸引數億人次關注參與。

  

  我國糧食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眼下又是豐收在望,中國人飯碗端得牢牢的,心里那叫一個踏實。秋色為伴,豐收正好,喜悅的同時更深知這份“沉甸甸”來之不易。因為豐收的底色,是農民們汗水浸潤的“耕耘之力”。有人說,農業生產就是唱“四季歌”。從江南魚米鄉到中原黃土地再到東北黑土地,冬去春來夏至,農民們按照時令辛勤耕耘,農業生產一環扣一環、一季接一季。農業生產“四季歌”的背後,是確保糧食穩產豐產、保障糧食安全的決心。

  

  豐收靠“力”也靠“技”,農業科技的“創新”引擎正給中國大地帶來蓬勃活力。在安徽省桐城市新渡鎮老梅村,82歲的老奶奶戴淑英熟練“玩轉”無人機幫孫兒照看田地。“我跟大孫子學的,大孫子管六七百畝地特別忙,我給他幫幫忙,這一點小事,輕巧!”一句“輕巧”不禁讓大家為老奶奶的學習能力點讚,也感受到農業含“科”量提升帶來的便利。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像戴奶奶家這樣的“新農人”正活躍在希望的田野上,無人機、大數據等新手段在他們手里玩得“輕巧”,這正是科技助農興農最真實生動的寫照。

  豐收的亮色,還在于鄉村產業振興,我們的農村農民有了不同往日的新風貌。“十四五”期間,我國大力培育農業新產業新業態,現在農村電商、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去年全國休閒農業的營業收入達到了9000億元左右。農民日子越過越紅火,他們不僅是土地的守護者,還是生活的藝術家。這些年來,“村BA”“村超”“村晚”頻頻登上熱搜榜,這些誕生于鄉村田野的體育賽事、文化展演,已然成為現象級文化符號。過去一說到農民,你可能更多想到的是“臉朝黃土背朝天”。如今,無論“村超”“村BA”賽場上的颯爽英姿,還是“村晚”“村歌”舞臺上的激情澎湃,都為中國農民這個偉大的名字,增添了更多時代的注腳。

  回到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現場,農民登臺發豐收喜報、曬美好生活,電商平臺組織主播熱情帶貨,非遺傳承人現場制作鄉村特色美食,戲曲展演鄉韻悠長,農民群眾駐足欣賞、喜笑顏開……豐收的美好,不僅呈現在每一個農民的臉上,也呈現在我們豐盛的餐桌上,呈現在幸福的生活中。從“村BA”的熱鬧賽場,到鄉村遊的歡聲笑語,再到新農人的忙碌身影,中國農民豐收節讓我們看到,鄉村不再是傳統印象中的模樣,它正以全新姿態擁抱時代,成為充滿機遇與希望的田野。

  (文堶杜銘)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