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七十載 天山南北譜華章堶深入天山南北 看新疆高質量發展生動模樣
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于江艷
走進田間地頭、走進企業車間、走進園區口岸……自9月8日“砥礪奮進七十載 天山南北譜華章”大型集中採訪活動啟動以來,連續6天的行程中,採訪團記者深入天山南北,看到新疆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模樣。
9月9日,採訪團來到被譽為“電力珠峰”的準皖直流工程採訪。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于江艷 攝
“新疆立足資源稟賦,在服務國家能源安全大局中主動作為,通過‘疆電外送’將豐富電能資源輸往東部,既實現東西部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更以產業升級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9月9日,走進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準皖直流工程現場,經濟日報社記者張倩深有感觸地說。
準皖直流工程創造了4個世界之最——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電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這里大型設備依次布局,電線密織成網。其中,最大一臺設備——±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換流變壓器,由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特變電工智能電氣產業園展區,展示出10余臺(套)大國重器。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于江艷 攝
9月10日,在位于昌吉市的特變電工智能電氣產業園,張倩不僅見到±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換流變壓器,還見到世界首臺1000千伏電力變壓器、世界領先的綠色智能幹式變壓器等10余臺(套)大國重器,均為行業首臺、全國首臺。
9月12日,採訪團走進中石油克拉瑪依石化有限責任公司採訪。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于江艷 攝
9月12日,採訪團來到中石油克拉瑪依石化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主要生產高檔潤滑油、變壓器油、橡膠增塑劑、高檔白油等。其中,變壓器油主要應用在750千伏以上輸變電行業,變壓器油主要用于變壓器潤滑。“新疆的高質量發展,既注重與東部地區的跨區域協同,也強化內部產業的聯動互補。這種‘串珠成鏈’的發展模式,讓產業鏈更穩固、發展韌性更強,正是新時代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鮮活范本。”張倩說。
山西省是煤炭生產大省,在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準東能源館播放的宣傳片中,當看到數百輛無人駕駛礦卡有序運輸渣土和煤炭的畫面後,山西日報社視頻記者張品元心生感慨:“新疆的露天煤礦真大,生產畫面科技感元素撲面而來,很震撼!”
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新疆還將煤炭和太陽能、風能轉換成電能,通過“疆電外送”通道,將豐富的電能輸送到東部,實現“能源空中走,電送全中國”。“新疆的高質量發展是立體的,不僅在田間地頭,包括低空領域,都有高質量發展生動模樣。”張品元說。
9月13日,在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昆侖街道南苑社區,居民在剪紙。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于江艷 攝
推動發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凝聚人心,在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昆侖路街道南苑社區,福建日報社記者倪斌看到社區居民其樂融融,兒童、青年、老人,在這里都有活動空間。該社區黨委書記史伯群介紹,社區開設的“幸福老人食堂”日均服務150余人次,解決老年人“吃飯難”難題,“市民學校”開設中醫養生課堂等課程,年培訓超3000人次。
“有在社區健身的、有在社區練習毛筆字的、還有學習剪紙的……這里每個人的生活,都過得充實幸福!”倪斌說。
中國民族報社特別關注邊疆民族地區發展。近年來,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平西梁村通過引進外來企業的方式,實現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現在全村從事旅遊業人數佔全村勞動力的79%,旅遊業收入佔人均年收入的70%以上。“這種發展模式很有創新性,以前村里留不住年輕人,現在年輕人紛紛返鄉創業就業,共同建設美麗家鄉,這充分說明平西梁村高質量發展凝聚人心。”中國民族報社新聞部主任王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