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球治理!斯里蘭卡專家:這一倡議喊出“全球南方”心聲
聚焦全球治理!斯里蘭卡專家:這一倡議喊出“全球南方”心聲
來源:中國日報網 2025-09-13 10:26
分享到微信
斯里蘭卡“一帶一路”組織聯合創始人瑪雅·瑪築仁9月9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當前,國際體係已經難以應對氣候變化、疫情、經濟波動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全球性挑戰。在這一關鍵的歷史性時刻,中方及時提出了全球治理倡議。
漫畫作者:中國日報 金鼎
全球治理倡議意義重大
文章指出,應對當今世界面臨的嚴峻挑戰,全球治理倡議並不只是外交姿態,而是緩解國際體係壓力以及構建更加公正、包容和有效的國際合作框架的最佳途徑。
全球治理倡議建立在五項核心理念之上。第一,奉行主權平等。堅持各國無論大小、強弱、貧富,都在全球治理中平等參與、平等決策、平等受益。
第二,遵守國際法治。全面、充分、完整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等公認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確保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平等統一適用,不搞“雙標”,不將少數國家的“家規”強加于人。
第三,踐行多邊主義。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加強團結協作,反對單邊主義,堅定維護聯合國地位和權威,切實發揮聯合國在全球治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四,倡導以人為本。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體係,保障各國人民共同參與全球治理、共享全球治理成果,更好應對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更好彌合南北發展鴻溝,更好維護世界各國共同利益。
第五,注重行動導向。堅持係統謀劃、整體推進,統籌協調全球行動,充分調動各方資源,打造更多可視成果,以務實合作避免治理滯後和碎片化。
西方治理體係不符合現實需求
文章進一步表示,同上述核心理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方主導的全球治理體係缺乏公平性、責任感和包容性,因為這是由一個偏袒強國的等級體係塑造而成的,常常將較小或影響力較弱的國家置于邊緣地位。
這些強國對不符合西方利益的國家採取懲罰性措施,比如制裁、經濟脅迫和政治孤立,這些行徑進一步加劇了不平衡。西方經常打著“規則”或“價值觀”的幌子為自身辯護,然而這些所謂規則在應用中卻存在雙標問題。西方的盟友可以免受審查,而非盟國卻面臨著極其嚴重的後果。
這一體係根植于西方對主要國際機構的控制。憑借否決權、金融主導地位和結構性優勢,西方國家得以扭曲全球規則,以滿足一己私利。西方國家沒有因為通過軍事手段幹涉別國內政、制造金融危機以及侵犯人權而受到懲罰,這撼動了全球治理的法律根基。
全球治理倡議正當其時
文章分析稱,國際社會應當糾正上述錯誤,重申所有國家無論大小、貧富,都應平等參與塑造全球規則。只有踐行真正的包容理念,國際體係才能公平運作,進而維護全球穩定、促進共同發展。
全球治理倡議並非一項孤立的提議,而是中國推動全球合作與改革的行動之一。中國認識到,由少數發達國家主導的世界秩序已經不再符合多極世界的需要,因此應當進行改革,以確保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塑造國際規范和制度方面發揮應有作用。
以金磚國家和上海合作組織為代表的“全球南方”倡導構建一個平等相待的全球治理體係,並致力于推動建立一個以主權平等、相互尊重和包容性決策為基礎的體係。“全球南方”的目標並非用一個集團取代另一個集團,而是旨在改善全球治理,使其符合多極世界的需求。
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等倡議,強調了利益共享、主權平等和尊重不同發展道路的重要性。全球治理倡議秉持同樣的原則,中國也成為包容性多邊主義的倡導者。
全球治理倡議呼吁摒棄冷戰思維和保護主義,並改革全球治理體係,使其符合21世紀各國緊密相連的現實需求。
文章最後強調,我們已經處于一個歷史轉折點,當前面臨的氣候變化、流行病、不平等和衝突等挑戰過于復雜,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獨自解決。全球治理倡議堅持合作規則,符合現實需要,可謂正當其時,應當受到歡迎並得到落實。
(英文原文刊發于《中國日報》智享匯欄目)
(編輯:王輝 周鳳梅 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