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在這里,我們的人生迎來了新機遇”

2025-09-12 09:16: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伊始便注重青年交流合作。成立上合組織青年委員會、發布《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致青年共同寄語》,上合組織致力于為青年打造交流、成長、發展的友誼平臺。近年來,不少上合組織國家青年投身“上合組織大家庭”發展事業,為上合組織經貿往來、文化教育、農業減貧等領域合作貢獻青春力量。

  來自埃及的易卜拉欣·馬希爾——

  “把在中國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帶回埃及”

  9月初正值開學季,埃及留學生易卜拉欣·馬希爾走進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的校園,開啟了自己的本科學習生涯。到校安頓好後,他迫不及待去參觀了剛剛在學校揭牌成立的中國—上海合作組織職業技術教育合作中心。易卜拉欣有一個接地氣的中文名——小明,他的中國故事緣起于職業技術教育合作,開始于魯班工坊。

  自2020年起,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天津交通職業學院攜手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埃及開羅高級維修技術學校先後合作建設了兩個魯班工坊。截至目前,埃及魯班工坊已為當地累計培訓2000余名學生,並錄取了首屆埃及魯班工坊6名“3+2”項目優秀畢業生來天津留學。“魯班工坊在埃及知名度很高,是不少學生心目中的‘頂流’。”小明說。

  “我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一名工程師。我現在學習的專業在埃及有很高需求。”2024年9月,在開羅高級維修技術學校學習的小明被選派至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留學。“學校設備先進,老師專業扎實、操作能力強,教學注重實踐,還提供很多參觀企業、參與實習的機會。我的實踐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小明說。

  如今,小明的中文水平達到了漢語水平考試五級,專業水平也提升了不少——從精密制圖到精密數控編程,再到數控機床操控,小明將理論變成實實在在的“傍身”本領。“在這里,我們的人生迎來了新機遇。我要把在中國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帶回埃及,為兩國的友好合作貢獻自己的力量。”小明說。

  魯班工坊是天津職業教育首創的國際化品牌項目,致力于通過職業教育合作推動國際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為合作國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目前,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巴基斯坦、印度、柬埔寨、埃及等8個上合組織國家已建設10個魯班工坊。

  推動上合組織更好發展,中方始終講求一個“實”字。成立科技創新、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三大合作中心,將上合組織專項獎學金名額翻一番,實施上合組織博士生創新培養計劃,未來5年在成員國建設10所魯班工坊,提供1萬個人力資源研修培訓名額……上合組織天津峰會上的中國倡議,將成為一個個接地氣、聚人心的項目,越來越多“小明跨洋求學記”將在“上合組織大家庭”中上演,推動人文交流蓬勃發展,不斷加深各國民眾的獲得感,為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作出“上合示范”。

  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賽義德·賽達赫梅多夫——

  “我們的工作越忙,越證明上合組織國家間經貿合作火熱”

  賽義德·賽達赫梅多夫來自烏茲別克斯坦,中文名為金東衛,現在是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綜合服務平臺的一名工作人員。最近他格外忙碌。除了日常工作,他還抽空在線上溝通——為上合及“一帶一路”綠色建築產業聯盟與哈薩克斯坦的意向合作企業協調商務事宜。

  不久前,在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綜合服務平臺舉辦的“智賦出海 慧通上合”主題沙龍活動中,上合及“一帶一路”綠色建築產業聯盟與哈薩克斯坦一家商業平臺達成合作意向。掌握多國語言的金東衛成了此次合作的“紐帶”。

  “哈薩克斯坦方面提出建材採購需求,很多中國企業都感興趣,但對哈薩克斯坦的市場規則不太了解,合作中有很多顧慮。”金東衛介紹,他幫助雙方企業明確了產品標準、物流方案和結算流程,促成更多上合及“一帶一路”綠色建築產業聯盟成員企業和哈薩克斯坦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以下簡稱“上合示范區”)自2018年宣布建設以來,著力打造集現代貿易和雙向投資為主的高端經貿平臺。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綜合服務平臺正是示范區為進一步提升經貿合作便利程度而創建的。

  “現在平臺注冊企業達2.2萬家。”金東衛說,上合組織天津峰會後,越來越多上合組織國家的政府代表、客商看好上合示范區的發展潛力,前來考察、咨詢的上合組織國家團組接連不斷,不少合作意向正逐步落地。“我們的工作越忙,越證明上合組織國家間經貿合作火熱。”金東衛說。

  截至目前,中國對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投資存量超過840億美元,同其他成員國年度雙邊貿易額突破5000億美元。在上合組織天津峰會上,中方提出願積極分享超大規模市場機遇,持續實施面向“上合組織大家庭”的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

  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內,一列出口家電專列啟程赴俄羅斯,一列進口糧食專列從哈薩克斯坦駛來,兩列“上合快線”在此交會。汽笛聲中,金東衛感慨良多:“中國始終將自身發展同上合組織發展聯係起來,同上合組織國家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聯係起來。我願一直做中國與上合組織國家經貿合作的促進者。”

  來自巴基斯坦的魯巴·莎比爾——

  “讓農業合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在海南三亞,巴基斯坦青年魯巴·莎比爾正從事一項“甜蜜的事業”。供職于廣東省科學院南繁種業研究所的她,一心扎到田間地頭,探索讓甘蔗開花的奧秘。

  見到莎比爾時,她正在烈日下採集樣本。從試驗田到實驗室,兩點一線的生活是莎比爾的常態——通過實驗,用分子生物學手段發現調控甘蔗開花的相關基因片段。在研究所所長王勤南的指導下,她和同事們一起下地、學習、分享論文寫作的心得。

  今年7月,“攜手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2025上海合作組織青年委員會海南考察交流活動”舉行。活動中,上合組織成員國青年代表們感嘆,在熱帶高效農業方面,海南提供的相關經驗與合作契機是上合組織國家的寶貴財富。“很高興我的想法得到了認可,我是上合組織農業合作的親歷者。”莎比爾說。

  2024年,莎比爾在福建農林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回想起選擇中國作為留學目的地的原因,她用兩個詞概括——“友好”“進步”。

  “我很喜歡‘巴鐵’這個稱呼,它代表著巴中友誼。”莎比爾說,“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迅速,豐富的經驗和先進的技術手段讓我受益匪淺。”莎比爾主修作物遺傳育種學,在團隊支持下,她借助人工智能對農作物性狀及相對應的基因點位進行比對、篩選,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研究成果。

  加強農產品和食品安全領域國際合作,推動農產品和食品貿易,推動農業科教領域建設……翻開此次峰會期間成員國領導人簽署並發表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天津宣言》,各成員國繼續加強農業、糧食安全合作的決心堅定、步伐穩健。日前,中巴兩國簽署關于構建新時代更加緊密的中巴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2025—2029年),鼓勵雙方開展農業科研合作,加強農業專家互訪交流。“農業是巴基斯坦的支柱產業,巴基斯坦期待與中國加強合作。”莎比爾說,“在上合組織框架內,各國能夠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學習交流,讓農業合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