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那些事兒】國際人士:中國抗戰的貢獻不只是勝利,更為世界創造了和平發展的機遇
中國日報網9月8日電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國際人士高度評價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及世界反法西斯鬥爭中的巨大貢獻,並強調中國在當前全球事務中仍是維護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
剛果(布)總統薩蘇在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二戰的勝利是全世界愛好和平、珍視正義的國家共同努力取得的結果。中國人民展現出了強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巨大民族犧牲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重大貢獻。
薩蘇認為,當前,國際局勢動蕩不安,地緣衝突加劇,更需要堅持多邊主義,有效抵禦單邊主義與保護主義的侵蝕。“中國是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力量。”他說,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助力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紀念大會現場放飛氣球和鴿子。(圖片來源:新華社)
意大利戈里齊亞市文化大使大衛·奧爾讚也提到,當今世界許多動蕩都源于忘記戰爭的代價。他說:“和平不是抽象的理想,而是根植于記憶、相互尊重和文化對話的目標。”他高度讚賞中國在應對全球事務時採取的外交方式:“中國尋求對話而非衝突,這是現今世界迫切需要的。我們絕不能忘記過去,絕不能讓悲劇重演。”
來自肯尼亞的傳播顧問奧尼安戈·奧尼揚戈(Onyango K'Onyango)表示,80年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開啟了一個以和平、團結和發展為特徵的時代。中國人民非凡的勇氣、強大的韌性和團結一致的決心不僅抵禦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也推動粉碎了引發二戰的法西斯意識形態,激勵人類捍衛正義、主權和國家統一。
奧尼揚戈說:“團結、勇敢、堅持道義的中國人民幫助奠定了一個注重合作而非徵服的新型國際秩序。”他強調,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勝利,這一勝利在持久地提醒人們,和平、相互尊重和命運與共的精神能夠戰勝艱難險阻。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來源:中國日報 羅傑 英文《中國日報》2025年9月3日8版)
奧尼揚戈進一步指出,二戰後建立的秩序因一些西方大國的經濟民族主義和霸權行徑而面臨動蕩,在這歷史關鍵時刻,中國成為多邊主義的堅定倡導者。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倡議,正在各國之間架起友誼與合作的橋梁。
“這些努力反映出中國對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願景,這樣的願景根植于歷史,基于和平、正義和相互尊重。”奧尼揚戈說,中國提出的衝突解決模式將國家主權和發展作為和平的基礎,在全球南方國家中獲得了廣泛支持。
埃及貝尼蘇韋夫大學政治學教授納迪婭·赫勒米說道:“重申中國在二戰中的突出作用和地位極為重要。”她指出,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取得的抗日戰爭勝利,是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偉大勝利。
回憶起五年前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經歷,赫勒米表示自己被記錄日軍殘暴罪行的文獻史料和照片震驚了,紀念館中保存的所有物件都是日本侵華無可辯駁的罪證。她還建議人們都來參觀這座紀念館,更多地了解日本的侵華暴行。
赫勒米表示,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世界應當銘記這段歷史,更加重視中國在二戰中發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