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互聯互通互動互利重要橋梁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近年來,中國同阿拉伯國家關係蓬勃發展,經貿合作取得顯著成效。正在寧夏銀川舉辦的第七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充分彰顯“創新、綠色、繁榮”的主題,是傳承友誼、深化合作、互利共贏、促進發展、成果豐碩的國家級、國際性盛會。
今年5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第三十四屆阿拉伯國家聯盟首腦理事會會議致賀信時強調,中國願同阿拉伯國家一道努力,深化政治互信,促進互利合作,增進人文交流,在各自現代化道路上攜手前行,構建更高水平中阿命運共同體。當前,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局勢,構建更高水平中阿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也將產生深遠歷史影響。站在新的起點上,中阿應當進一步聚焦經貿、攜手共贏,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取得更多實實在在的成果。
著眼互動互補,努力加強產業對接。兩年一屆的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已成為中阿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平臺,先後有數千家國內外企業參會參展、互動對話,合作項目涉及現代農業、高新技術、能源化工、生物制藥、裝備制造、基礎設施、旅遊合作等廣泛領域。要發揮平臺作用密切交流,用好中阿經濟結構互補、發展階段銜接、合作前景廣闊等優勢,加強發展戰略對接,培育新業態潛力。比如,寧夏近年來著眼中阿所需、寧夏所能,持續打造以裝備制造和新材料等為代表的新型工業、以葡萄酒和枸杞等為代表的特色農業、以文化旅遊和會展博覽等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以及先進算力和氫能等高新產業,高質量辦好中阿博覽會,將自身打造為推動中阿務實合作、共同發展的重要橋梁。
著眼互聯互通,努力擴大經貿規模。要結合中阿資源稟賦和產業需求,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提升聯通水平。在基礎設施“硬聯通”方面,要進一步支持雙方企業參與鐵路、港口、航空、電力、電信等領域項目合作,助力構建陸、海、天、網“四位一體”互聯互通格局。在規則標準“軟聯通”方面,加快雙邊和區域自貿協定談判,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便捷商品、資金、技術、服務、人員跨境流動。在“心聯通”方面,要深化人員往來,共謀合作發展,為雙方經貿合作搭好交流平臺,創造更多發展機遇。
著眼互利互惠,努力實現持久繁榮。中阿雙方合作空間廣闊,要秉持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不斷鞏固傳統領域的合作,持續開拓新領域。面對新機遇、新挑戰,要落實全球發展倡議,持續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廣度,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持續做強綠色低碳、健康醫療、投資金融等新增長極。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展望未來,攜手構建更高水平中阿命運共同體,必將有效帶動中阿實現可持續發展,進而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和正能量。(作者:楊開新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