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金觀平:加力提升宏觀政策實施效能

2025-08-29 13:0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近期發布的前7個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亮點頗多,新動能成長壯大,經濟運行保持了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聯係同期的財政、外貿等數據,可以看出宏觀政策更加積極有為,有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對宏觀政策的實施效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關鍵。今年以來,化解外部壓力、應對內部困難,宏觀政策持續加碼。增發超長期特別國債,以更大力度實施“兩重”“兩新”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一手穩崗減負,一手擴崗挖潛,保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把促消費與惠民生結合起來,增強提振消費的內生動力……我們頂住壓力、迎難而上,以政策效力不斷激發向前的推動力。

  盡管成績顯著,但也要看到,7月份部分經濟指標有所波動,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均出現環比下降,內需放緩勢頭有所加劇。我們要科學判斷形勢,下更大力氣落實中央部署,下更大功夫提升政策效能,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爭取最好的結果。

  提升政策效能,需要及時回應市場關切,確保政策的前瞻性。宏觀政策要關注經濟運行波動,明確以激發市場活力為導向,常態化開展政策預研儲備,不斷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適時進行精準性、針對性調控。特別是各項支持性政策,只有精準聚焦產業轉型升級的瓶頸制約、企業經營中的關切訴求、重點領域的風險隱患等,堅決防范“跑冒滴漏”,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出政策效力。

  提升政策效能,需要用好評估機制,確保政策的實效性。任何一項政策出臺,不管初衷多麼好,都要考慮實施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各種情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是在多重約束下求解的過程,尤其需要強化政策效果評估,看其在實施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以此作為調整、修正、延續或終止相關政策的重要依據。

  提升政策效能,需要強化協同創新,確保政策的係統性。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破除封閉的小循環,破立並舉的背後是目標的協同,直指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當部分外貿企業遭受關稅衝擊,商務部門聯合金融機構助力拓展市場渠道,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對接新興市場,體現的是補位意識。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貿易、環保、監管等政策和改革開放舉措的協調配合,是在短期精準發力、中期結構優化、長期制度築基中,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這些都是宏觀政策動態調整的升級,更是宏觀經濟治理的創新。

  前瞻性、實效性、係統性的提升,必將塑造積極的市場預期。良好的預期往往能轉化為有序的經濟行為,使人們有動力、有耐心、有信心針對現實問題積極尋求解決之道,並從事長期性、創造性的活動。把握好政策目標、工具、時機、力度、節奏的匹配度,把政策紅利實實在在送到經營主體和人民群眾手中,就能實現更多的組合效應、疊加效應、乘數效應,為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實現“十四五”圓滿收官提供更大動力。(作者:金觀平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