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美媒:美關稅政策引發“隱形式”通脹 正逐漸掏空消費者錢包

2025-08-27 16:20: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海外網8月27日電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5日報道,美國關稅政策正在引發一種“隱形式”通貨膨脹,致使美國企業的生產成本正在日益增長,消費者的錢包正在逐漸被掏空。

  報道認為,美國近期通脹下降的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企業在關稅政策實施前囤積了大量進口貨物,這使得企業可以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原價格不變。盡管如此,最近的消費者價格指數通脹報告顯示,美國依賴的一些進口商品的價格仍有所上漲,這表明關稅政策正在引發一種“隱形式”通脹,通過小幅度的價格上漲使消費者對關稅帶來的影響難以察覺。

  哈佛商學院教授阿爾貝托·卡瓦略(Alberto Cavallo)團隊最新研究表明,截至8月8日,進口商品的價格比關稅實施前的預測高出5%,美國國內生產的產品價格上漲了約3%。卡瓦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預計關稅政策對消費者的影響將會持續小幅增加。“關稅帶來的影響可能將以‘緩慢滲透’的方式持續一到兩年,消費者或許在日常購物中並不立即察覺價格上漲,但最終承擔的成本將十分巨大。”

  全球投資金融服務公司古根海姆經濟學家馬特·布什(Matt Bush)說,美國企業表示願意暫時承受一些關稅帶來的成本。但隨著人們意識到關稅不會下調,企業將開始逐漸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沃爾瑪首席執行官道格·麥克米倫(Doug McMillon)近日表示,公司因關稅增加的成本“幾乎每周都在上升”,雖然目前仍盡力維持低價,但難以長期承受。業內人士指出,零售商和品牌商普遍採用“隱性漲價”策略,以避免引發消費者對價格上漲的強烈反應。

  經濟學家認為,這種緩慢上漲的“隱形式”通脹將對低收入群體造成沉重打擊。海軍聯邦信用聯盟首席經濟學家希瑟·朗(Heather Long)表示,許多美國家庭已經習慣在有限預算中艱難生活。“他們可能會在某一周放棄買肉或咖啡,只為給孩子買雙鞋,下一周則延期車貸來支付電費與醫療賬單。”

  高盛集團經濟學家估測,截至6月,美國消費者已承擔約22%的關稅成本,而這一比例預計在10月將上升至67%。若考慮到本土企業因關稅上漲而跟進提高商品價格,最終幾乎所有關稅成本都將轉嫁至消費者身上。(海外網 秦煒軒)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