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從“打卡密度”轉向“幸福濃度” “低耗遊”新方式為文旅消費注入新動能

2025-08-27 09:27: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這個假期,一種被稱為“低耗遊”的旅行方式悄然走紅。坐電梯爬山登頂,在水深不足半米處平緩式漂流,勻速下滑式蹦極……這是最近走紅的“低耗旅遊三件套”。在刺激、徵服與“低耗”之間,不少遊客選擇了“重在嘗試,舒服就行”,這種以最小的體力消耗換取最大的心理舒適的出遊方式,也就是“低耗遊”,正在成為出行遊玩的新方式。

  在浙江臺州的神仙居景區,全長104米的“南天梯”自動扶梯,僅需短短幾分鐘就能讓遊客輕松攀升至山峰的較高處,全程幾乎不用耗費太多體力。

  坐著電梯登上山頂,在山西的北武當山,遊客還可以坐著山地滑板車輕松下山,在滑行中沉浸式感受山林清涼。

  “無痛爬山”帶來舒適體驗,低速版蹦極也吸引著年輕人盡情嘗試。山西太原的汾河二庫景區,今年“五一”開始推出的低空蹦極體驗項目,把跳躍高度控制在23米,讓遊客可以以勻速緩慢地降落到地面。

  在河南寶泉旅遊區,暑期剛推出的減速版蹦極通過減速裝置讓遊客只經歷1秒自由落體便轉為勻速下滑,距離跳臺20米的底部還加裝了安全網。

  此外,“低耗遊”中的“平緩式漂流”也是年輕人熱衷的項目。在江西南昌梅嶺生態旅遊度假區,“躺漂”項目深受歡迎。這種漂流不怕翻船、不用劃槳,遊客穿戴救生衣和安全帽平躺在水面上,一邊享受清涼,一邊感受如畫風景。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稱:“大眾旅遊已經進入到了多樣化、個性化和品質化的新時代,特別是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在旅遊的過程當中能夠有一種輕松的行程,而不是在旅遊當中就像上班打卡一樣,幾點鐘起床、幾點鐘登山、幾點鐘拍照打卡,他們不願意走這種標準化的流程,而是我的行程我做主、我的體驗也要我做主。”

  文旅市場觀察:低強度高體驗 “低耗遊”提升文旅消費

  “我的行程我做主,我體驗我做主”,“低耗遊”的流行衍生出了越來越多相關的“低強度、高體驗”的項目,除了持續提升的服務,還帶動旅遊業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

  在湖南省郴州市莽山五指峰景區,這里海拔1900多米,是全國首個全程無障礙山岳型景區,景區內有3.7公里索道和4臺垂直電梯、7臺提升機,整條登山路線輕松舒適,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打卡。同時通過基礎設施改造建設,目前,莽山五指峰景區電梯通行、平坦遊步道等區域已經佔整個景區路線的75%以上。

  “輕松式”旅遊通過降低體力消耗和風險係數,擊中了人們喜歡輕松旅遊的心理。在浙江原野西溪景區,“躺平式”漂流預定量不斷,不僅創下了線上平臺一天交易額超過40萬的紀錄,每日接待量也穩定在4000人左右,周末高峰期超過1萬人次。遊客量激增也迅速帶動了住宿、餐飲等一係列消費,為景區帶來更多熱度。

  “低耗遊”:從打卡到體驗 兼顧挑戰與舒適

  傳統旅遊市場長期以觀光打卡為主導模式,而“低耗遊”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這種多元化格局滿足了不同年齡段、不同體力狀況、不同興趣愛好的遊客需求,使旅遊市場呈現出更加豐富的生態。

  熱衷“低耗遊”的遊客不追求“打卡效率”,而是逐漸從“打卡式旅遊”轉向注重身心平衡的“體驗型消費”,更關注旅行中的舒適感與精神滿足。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鄭雅婷表示,更多“低體力消耗、高體驗感”的玩法持續涌現,正讓更多人在輕松愜意中感受旅途樂趣,“為自己旅行”取代“為他人展示旅行”。從“打卡密度”轉向“幸福濃度”的度量標準,為文旅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低耗遊”的實質是挑戰性與舒適性尋求平衡的產物,是介于“打卡式旅遊”與“探險旅遊”之間的折中選擇,它反映了旅遊消費的多元化趨勢。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稱:“這種新型的旅遊方式對于旅遊消費應該說會有多樣化的影響,比如說會推動一些索道、纜車、電梯來登高的這樣一種市場需求,也帶動相關設備的生產銷售和安裝,還有就是一些適應于這種低消耗式旅遊的一些遊樂項目和體驗項目,也是會帶動相應的消費。”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