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主題郵局打卡去(中國消費向新而行)
遊客在北京地安門主題郵局選購文創產品。
富 田攝(影像中國)
山東青島,小學生在海洋研學主題郵局觀賞集郵冊。
張 濤攝(人民視覺)
四川成都,遊客在熊貓郵局暑襪街旗艦店參觀遊覽。
本報記者 王明峰攝
核心閱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遊業發展。多地郵政部門立足地域特點、文化特色,打造消費新場景,主題郵局風格各異,吸引眾多遊客打卡,成為文旅消費市場新亮點。
北京地安門主題郵局——
講述二十四節氣的故事
漫步長廊,購特色文創、寄節氣郵品;臨窗小坐,觀碧波垂柳、品香醇咖啡……什剎海畔、萬寧橋旁,北京西城區地安門郵局人來人往。地安門郵局始建于1906年,遊客在這里參觀遊覽、拍照打卡,好不熱鬧。
百年郵驛何以變身網紅景點?
“這背後是一場主題化改造。”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城區地安門郵政支局局長門桂菊說。
2016年底,“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門桂菊有了新想法:“以郵局來講述非遺故事,從傳遞信息轉向傳播文化。”
走進主題郵局3樓的創新工作室,以“郵政綠”為底的一面牆上,集中展示了主題融合成果——從“中國印的二十四節氣”到“舌尖上的二十四節氣”再到“詩歌里的二十四節氣”,封、片、戳、折、卡等形式多樣,地安門郵局創新設計出一係列節氣郵品。
不僅要做產品開發,還要進行實景煥新。2023年起,郵局用一年多時間進行翻新。2024年底,改造後的主題郵局重新開放。
樓梯入口,一幅巨大的中軸線特色建築幕布映入眼簾。拾級而上,二十四節氣的畫框一路變換。及至2樓,“郵政綠”與“中國紅”交織:近處,騰出9處窗景,妙用框景手法,讓遊客感受小橋流水、飛閣重檐;遠處,是“四時走廊”,遊客在畫作中體味由南到北的四季盛景。
主題改造,是進行時。
軟件“上新”。考慮到地處北京中軸線和京杭大運河交會處的獨特位置,地安門郵局以“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為契機,設計推出係列郵品。
硬件“煥新”。兼顧“中國風”和“郵政味”,地安門郵局進行外立面改造,以“紅牆+浮雕”的形式,更好體現二十四節氣主題。
“改造後的主題郵局融合了二十四節氣的豐富物候和京杭大運河的厚重文脈,營造出具有文化深度和生活美學的文創空間。”門桂菊介紹,在這里,遊客不僅能郵寄特色明信片,還可以通過時光郵局撰寫“給未來的信”。“產品、業態‘新’起來,老郵局也能成為新地標!”門桂菊說。
山東青島海洋研學主題郵局——
和“蛟龍”號一起探索深海
“踩過‘7062米’臺階,就能推開‘蛟龍’號艙門!”設有螺旋樓梯、深海郵筒、“給科學家寫信”等創新場景,位于山東青島即墨區青島藍谷創業中心的海洋研學主題郵局,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觀體驗。
在海洋研學主題郵局樓前,一個“蛟龍”號卡通郵筒立在螺旋樓梯入口處。鄰近的臺階刻著“7062米”的深海紀錄,兩側牆面隨高度變化展示著不同內容——深海區遊弋著發光烏賊,中淺海區貝類與海帶交織,頂層“海平面”處,倣真“蛟龍”號艙門正待開啟。“在這里,孩子們能認識多種海洋生態。”青島藍谷三航科技綜合實踐教育基地負責人焦磊清說。
推開“艙門”,來到海洋研學主題郵局內部,展櫃上陳列著“深海探索”郵票、“蛟龍”號郵戳等限定文創。
郵局為何與海洋科研攜手?還要從“蛟龍”號說起。
2012年6月,在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區域,“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下潛至7062米。當月,“蛟龍”號深海郵局在青島嶗山區正式成立。2022年5月,國家深海基地在即墨區通過竣工驗收後,郵政部門與該基地多次對接,研討將“蛟龍”號深海郵局遷入基地。在相關部門支持下,雙方同意在青島藍谷設立海洋研學主題郵局。
“海洋研學主題郵局不僅是一個研學場所,還是開拓消費新業態的平臺。”青島藍谷管理局文旅產業招商中心主任劉芳媛說。
主題郵局聯合國家深海基地、山東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開發“‘蛟龍’號科考日記”等相關海洋研學課程,向廣大青少年普及宣傳深海科考知識。
除了創新教育場景,主題郵局還不斷豐富文創生態,不僅設計了個性化郵票海洋研學證書、科研院所聯名郵票手賬本,還推出非遺燒箔畫“深海蛟龍”等一係列文創產品。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市分公司副總經理臧振東表示,下一步,公司將同青島藍谷一起,聯動即墨古城、鶴山等資源,打造研學矩陣,助力青島文旅消費升級。
四川成都熊貓主題郵局——
特色文化IP彰顯新魅力
“媽媽,給我和YOYO拍個合影。”“我要去蓋章嘍!”四川成都熊貓郵局暑襪街旗艦店門口,來自福建福州的黃女士一家三口正在拍照。女兒妞妞摟著熊貓YOYO卡通雕塑拍完照,開心地跑進郵局蓋章。
熊貓郵局是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市分公司打造的文創品牌,其IP形象YOYO是一只戴著郵政帽、圍著綠圍巾、斜挎著小郵包的熊貓。
熊貓郵局暑襪街旗艦店對面,是擁有百年歷史的成都市老郵電局,兩棟建築一新一舊隔街相望,成為成都的網紅打卡點。
進入熊貓郵局,妞妞直衝蓋章處,面對100多枚印章,一時不知先蓋哪個。黃女士的丈夫張先生則被明信片牆吸引,牆上的1000多張明信片樣式各異、創意新穎。
在文創區,鑰匙扣、冰箱貼、玩偶等產品琳瑯滿目,黃女士難以取舍。“這個蹺蹺板冰箱貼可以動,那個風車冰箱貼能轉。您也可以選擇單店限定產品,在其他門店買不到的。”熊貓郵局工作人員楊凱洋介紹。
最後,黃女士選了幾款單店限定產品,滿意地結賬。張先生精心挑選了大熊貓“花花”實景明信片,寫好祝福語後,投進了時光郵件信箱,“給4年後的我們寄封時光郵件。”
“除了寄信、蓋章、寄包裹等郵政服務,我們還在2樓開辦了熊貓餐廳,有熊貓拉花咖啡和主題套餐。”趁著黃女士結賬,店員做起了推薦。“我學會了很多四川話。”妞妞揚著手中蓋滿四川方言印章的本子,拉著爸爸媽媽要去2樓吃東西。
熊貓郵局融合了郵政文化、熊貓文化與天府文化元素,依托熊貓YOYO的IP形象,已開發出明信片、集郵品、周邊衍生創意產品、留聲明信片等2000余款特色產品。
“熊貓郵局在成都有6家直營店,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前來打卡,70%都是年輕客群。”熊貓郵局負責人唐曉介紹,目前,熊貓郵局日均客流量近3000人,單店年營業額超千萬元,憑借獨特的文化魅力和創新的運營模式,正成為成都文旅地標之一。
截至去年底全國主題郵局達838家
廣西柳州市,螺螄粉主題郵局讓“文化味”與“煙火氣”實現雙向奔赴;青海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的“長江1號”主題郵局是展示長江生態文明的窗口;新疆阿勒泰地區,雪都郵局搬進滑雪度假區,寄遞服務與體育運動融合……
近年來,各具特色的主題郵局涌現,或以歷史文化為依托,或以自然風光為靈感,或以民俗風情為特色,將郵政服務與文化創新相結合,更好發揮以郵彰文、以郵促旅、以郵惠民的作用。
自2009年首家主題郵局成立以來,主題郵局逐步發展成熟,成為“交+旅+郵”服務實踐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共有主題郵局838家,實現收入3.55億元,其中位于5A級景區的主題郵局159家。
覆蓋廣、觸達深的郵政網點,正主動適應消費新趨勢、新需求,推陳出新、與時俱進,讓郵政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
(本報記者 韓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