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產業鏈上遊面臨新一輪通脹壓力 消費者對關稅影響持續擔憂
央視網消息:美國關稅政策導致消費者對通脹的擔憂加劇。美國密歇根大學15日公布,8月的美國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為58.6,低于7月的終值61.7。
密歇根大學表示,美國消費者對未來一年通脹的預期從7月的4.5%升至8月的4.9%,遠高于目前2.7%的通脹水平。這反映出美國消費者對關稅影響的持續擔憂,並對通脹的走向感到不安。
數據證實消費者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美國勞工部14日公布,美國7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顯著上漲,漲幅超出市場預期,顯示美國產業鏈上遊面臨新一輪通脹壓力。
美國金融服務公司銀率網公司高級經濟分析師馬克·哈姆里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生產者價格指數上漲意味著目前有極大的價格壓力聚集在供應鏈中,這些壓力將很快傳遞給消費者,美國消費者應該為進一步的漲價做好準備。
銀率網公司高級經濟分析師馬克·哈姆里克稱:“所以我認為這非常令人擔憂,因為我們看到的是這種價格壓力正在供應鏈的深處聚集,但還沒有完全釋放給消費者。綜合來看,通脹似乎是在3%的水平,而不是美聯儲確定的2%的目標。情況在變得更糟,而不是更好,可能還有更多的壓力正在傳導。”
據美國高盛集團此前的研究顯示,截至6月份,美國消費者消化了大約22%的關稅成本,如果美國政府加徵關稅政策延續,這一數字可能在未來上升到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