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運會)“科技+”賦能世運村里的“川式生活”
中新網成都8月11日電 (王利文)當葡萄牙運動員戴上AR翻譯眼鏡,與德國運動員暢聊川劇臉譜的深意,鏡片上躍動的雙語字幕瞬間消融語言壁壘;美國選手一聲“GoGo,帶我去商店”,智能機器狗便領他穿過人群……在成都世運村,科技產品正重新定義國際賽事服務的溫度。
運動員圍觀成都世運村內的機器狗。成都世運會執委會供圖
在世運村“未來錦市”,成都影目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翻譯眼鏡成了最搶手的“社交密碼”。這款支持40種語言同聲傳譯的AR設備,通過鏡片實時投射雙語字幕,讓來自10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圍坐暢談時,既能聊賽事戰術,也能侃火鍋里毛肚的最佳燙煮時長。“一定要帶一副回家!”一位美國運動員舉著眼鏡興奮地記錄下這段奇遇。
不遠處,搭載國產空間大模型的機器狗“GoGo”正頂著烈日運送行李,防風防雨機身與50公斤負重能力,讓它成為全天候“超級向導”。
在成都世運村,人文關懷與科技創新交融,從入住起居、訓練備戰到休閒交流,正無聲重塑國際運動員的“川式生活”。
一臺名為“耀動魔方”的AI智能互動運動終端設備前喝彩聲不斷,運動員揮拍擊打抗衝擊的LED屏,實時彈出的落點偏差數據讓虛擬賽場充滿真實競技感;美甲機器人噴繪出的世運會會徽與大熊貓紋樣,引得前來體驗的運動員們爭相曬圖;居住區綠地里的純物理滅蚊機織就“無蚊天網”,泳池中配備的水下機器人360度探查池壁,以雙倍吸力絞殺微米級污染物。
當科技感十足的機器狗拐進匯聚了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手作、沉浸式非遺體驗、文創展示與零售等內容的特色街區,瞬時與成都的煙火人間“撞個滿懷”。在崇州道明竹編的攤位,自小雙耳失聰的匠人劉羅琳用手機打字與人交流,其獨創的漆器竹編蓋碗茶具將大熊貓元素、漆藝與竹編巧妙融合,引得大家紛紛合影。
成都世運村內,運動員與手工藝人合影。成都世運會執委會供圖
奧地利運動員精心挑選了一把國畫大熊貓扇子,特意請人題上漢字“康寧”,準備送給奶奶祈願平安。巴西運動員則為媽媽挑選了一個貓貓擺件,熱情洋溢地稱讚:“這里的一切都太棒了!”
“成都禮物”文創商店自成都世運村開村以來便人氣爆棚,展銷的200余款產品涵蓋文博文化、非遺時尚、潮流玩具與城市紀念。匈牙利代表團成員滿載而歸,購買了特色香扇、團扇、手串、大熊貓玩偶等精美紀念品,“成都記憶”將被打包帶回家。
從健康管理的無微不至,到環境守護的細致入微;從文化體驗的深度浸潤,到可持續發展的用心實踐,成都世運村正以本土創新的硬核實力,將“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理念,化作運動員觸手可及的點滴日常。在這里,“科技+文化”繪就高效便捷的生活圖景,也讓四海賓朋在此共享溫暖時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