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治水興水看新疆堶稻田上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2025-08-11 20:49:00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字號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婁珂馨):在新疆伊犁州察布查爾縣納達齊牛錄鄉廣袤的田野上,一幅幅精心“繪制”的稻田畫鋪展在伊犁河谷的沃土之上。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1

  稻田中央呈現出“察布查爾歡迎您”字樣 (婁珂馨 攝)

  察布查爾縣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譽,具有得天獨厚的氣候與水資源條件,是新疆三大水稻種植基地之一。為支撐農業發展,當地構建起以察布查爾大渠為主動脈的灌溉體係,通過密布的分渠與涵管將伊犁河水精準輸送至每塊耕地,為水稻種植提供堅實保障。

  2015年,順應“農業+文旅”融合趨勢,“稻光謠”稻田畫景區在納達齊牛錄鄉落地生根。每年夏季,彩色稻田如同大地調色盤,將水稻種植與藝術創作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鄉村旅遊風景線。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2

  納達齊牛錄鄉副鄉長郭富健接受記者採訪 (婁珂馨 攝)

  “農旅融合的核心是提升土地附加值。”納達齊牛錄鄉副鄉長郭富健介紹稱,通過稻蝦共養、業態拓展等模式,本鄉土地收入從單一種植轉向多元增值。與此同時,景區發展帶動餐飲、住宿等配套產業,保安、保潔、商販等崗位優先吸納本地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3

  “蝦蟹共舞”主題稻田畫 (婁珂馨 攝)

  一幅幅稻田畫背後,是納達齊牛錄鄉更深層次的農業轉型探索。納達齊牛錄鄉因地處伊犁河谷,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光熱與水資源,有利于推動傳統水稻種植向生態高效種養升級。當地積極對接援疆省市農業部門及科研院所,引入技術支持與各類資源,大力推廣“稻蟹共生”“稻蝦共作”等綜合種養模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4

  “稻光謠”稻田畫景區的遊客打卡區 (婁珂馨 攝)

  如今,“稻光謠”稻田畫已成為當地的文旅新地標。納達齊牛錄鄉正持續發力,以傳統農業為根基,以觀光旅遊為畫筆,奮力描繪一幅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