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人民財評:賽事經濟映照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5-08-08 21:20:00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字號

  集體出圈的“江蘇十三太保”,引爆了江蘇的文旅消費市場。據悉,“蘇超”前六輪江蘇線下監測的旅遊、出行、餐飲、住宿、體育五個場景合計實現服務營收379.6億元,同比增長42.7%。這張亮眼的成績單,證明了“蘇超”不僅僅是一場體育盛宴,更成為了驅動城市發展的經濟新引擎。

  近年來,從“村BA”式的鄉土狂歡到蘇超聯賽走進國際視野,這種以賽事為支點撬動城市升級的模式,正在書寫新時代的“城市發展新劇本”。

  賽事賦能,重塑城市品牌的“新名片”。“注意力經濟”的爆發並非偶然。通過賽事,一個城市能夠展示其現代化的基礎設施、高效的組織能力和獨特的文化魅力,從而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賽事也能推動城市基礎設施的全面升級,如交通、住宿、餐飲等,為一地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通過衛星轉播、數字媒體等現代傳播矩陣,即使遠在深山的賽事亦可將城市IP深深植入全球受眾腦海。每一場頂級賽事都是城市遞給世界的全息名片。

  文化融合,激活本土基因的新創意。賽事不僅是競技場,更是傳統文化DNA的活化實驗室。貴州臺盤村將苗族銀飾、侗族大歌融入“村BA”中場表演,使籃球賽變身民族文化嘉年華。這種“體育+非遺”的混搭模式,類似成都大運會推廣活動中出現的“熊貓動動操”表演,讓傳統與現代在運動中對話,碰撞出獨特的火花,也為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多地實踐表明,將傳統體育項目如龍舟競渡與現代水上運動項目相互借鑒,或將傳統武術與現代體育舞蹈相結合等具有鮮明文化印記的賽事,遊客復遊率顯著高于普通賽事。賽事經濟正日益成為城市特色文化煥發新生的催化繪。

  不拘一格,打造居民生活的“幸福源”。“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賽事的終極價值,在于讓市民成為最大受益者。賽事舉辦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收入來源;能夠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還能夠增強市民的歸屬感和榮譽感,促進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杭州市商務社區街頭籃球爭霸賽讓打工人濟濟一堂,2025北京田徑街頭挑戰賽帶動社區居民廣泛參與體育運動……人們奔跑的不僅是賽道,更是對城市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許。

  當煙花在終場哨聲中綻放,賽事的價值早已超越比賽本身。它讓城市從地理名詞變為情感符號,使文化記憶轉化為當代敘事,將市民觀眾升級為共建主角。賽事經濟挖掘本地文化基因、結合現代科技手段、與城市經濟深度融合,回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