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5-08-07 19:51: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7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黨外人士座談會時強調。

  決勝“十四五”、謀劃“十五五”的關鍵時刻,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

  “主要經濟指標表現良好,新質生產力積極發展,改革開放不斷深化,重點領域風險有力有效防范化解,民生兜底保障進一步加強,我國經濟展現強大活力和韌性。”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要正確把握形勢,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用好發展機遇、潛力和優勢,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辯證分析形勢、優勢、趨勢,清晰有力定調、定位、定向。

  越是壯闊的航程,越需要領航的力量。

  “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今年,《習近平經濟文選》第一卷、《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相繼出版發行。廣大黨員幹部在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進一步認識到思想引領的力量。

  “半年報”展現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活力——

  國民經濟穩中向好,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外貿頂壓前行,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同比增長7.2%;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新興產業茁壯成長,傳統產業求新求變……

  “來之不易”“超出預期”“韌性凸顯”,在單邊主義明顯抬頭,保護主義卷土重來,嚴重損害國際經貿秩序、衝擊全球經濟發展的背景下,這份“成績單”贏得國際社會的普遍讚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大幅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何以逆風前行?思想為帆,踏浪爭先。

  按照新發展理念做好經濟工作,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認識論、方法論,也是行動指南。

  “咬定青山不放松,堅定有序向前推進”,盛夏時節,習近平總書記踏上三晉大地,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指引方向。

  “咬定青山不放松”,是中華民族堅韌不拔品質的象徵,也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中國經濟迎難而上的寫照。

  錨定創新第一動力,堅定不移發展新質生產力。

  DeepSeek大模型火熱出圈、智能機器人亮相春晚舞臺和馬拉松賽場、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刷新世界紀錄……進入2025年,創新成果井噴式涌現,新質生產力正深刻改變著中國經濟的內涵和能級。

  從雲貴高原到塞外草原,2000多公里的間隔,新質生產力各展千秋。

  今年全國兩會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即赴貴州和雲南考察調研。在雲南,聽到當地把農業作為“芯片”產業來抓的做法,習近平總書記一一盤點,“雲南本地產的茶很多,當年就是茶馬古道,中藥材歷史悠久,小粒咖啡很好喝,還是橡膠主產區,有熱帶亞熱帶的水果堅果……這些特產都是你們的王牌”。

  高質量發展,既要遵循經濟規律,又要因地制宜,突出自身特色。

  吹的是草原風,用的是風光發電,產的是綠色數據。

  內蒙古中科超算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智算中心機房里,一排排黑色機櫃整齊排列,一臺臺服務器不時閃爍燈光。這里全年平均7攝氏度的氣候,每度電0.32元的優惠價格,以及公司80%以上的綠電比例,讓用電成本相比北京同類項目低約2/3。

  先立後破,目前內蒙古正有序淘汰高耗能數據中心,嚴格控制新建數據中心能耗,著力解決算力與電力協同發展難題。

  在如今的中國,一秒鐘,超143萬GB的數據在雲端傳輸。“東數西算”,讓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奏響高質量發展的協奏曲,各地區在全國發展大局中找準定位,比較優勢充分釋放,優勢互補更加有效。

  理國如張瑟,弦弦相係、韻韻相疊。

  在遼寧指出“要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在吉林要求“統籌區域協調發展”,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習近平總書記為協調發展把脈定向。今年上半年,我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上年同期的2.45降至2.42,城鄉融合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讓綠水青山成色更足。“越是發展任務重,越要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關于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的實施意見》《美麗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等文件印發實施,美麗中國建設“1+1+N”實施體係不斷完善。

  “中國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利用外資的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世界經濟風雲激蕩之際,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示。“看好中國”“到中國去”,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與行動。中國作為“確定性的綠洲”,正以開放合作的“中國智慧”、互利共贏的“中國方案”、和合共生的“中國主張”,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信心、注入動力、注入正能量。

  “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上”,今年首次國內考察的第一站,總書記惦記著遼寧葫蘆島的受災群眾。看住房、問困難……千家萬戶的小事,就是共產黨執政的大事。

  高質量發展,共享是根本目的。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意見》直解民生難題,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于人”,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不斷完善,實施育兒補貼制度……今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5.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4%,農村居民收入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分別快于城鎮居民1.2和1.5個百分點。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2015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10年來,新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指引著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前進方向。

  “小顆粒”撬動行業“大格局”。

  山東青島瓷興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黑色的硅粉搖身變成白色高純度氮化硅粉體。該公司憑借自主創新破解技術難關,成功打入全球氮化硅材料高端產業鏈,產品應用于比亞迪、特斯拉等知名品牌新能源汽車。

  “今年上半年,即便國際貿易環境變幻無常,我們的產品仍然有很強競爭力。”公司董事長高裕昆說,如今,企業的氮化硅材料出口佔比達到70%,都是高附加值類型出口。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

  “新時代新徵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囑托,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堅定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今年上半年,我國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同比增長9.5%,制造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6.7%;民營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7.3%,佔我國外貿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2.3個百分點。

  “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邁出新步伐、躍上新臺階。

  “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各種不確定性”

  “這條路是走對了!”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語氣堅定。

  這是一條什麼路?是“堅持走自主發展實業的道路,靠自己的力量發展工業、制造業”之路,是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的發展之路。

  從“一五”到“十四五”,從“造得出”到“造得精”,從“手搓”初級軸承到高端軸承產值佔企業總產值的七成,洛軸的跨越,讓總書記感觸很深,“遭遇‘卡脖子’,倒逼我們自己幹,反而浴火重生、鳳凰涅槃。”

  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徵。洛軸是樣本,映射著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對今天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構建新發展格局,既是我國自身發展的戰略需要,也有利于化解外部衝擊和外需下降帶來的影響,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大國經濟的特徵都是內需為主導、內部可循環。

  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化了我國由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變的規律性認識,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

  思想偉力引領氣象萬千,戰略定力贏得發展主動。

  也是這趟河南之行,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要堅定信心,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各種不確定性。”

  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人潮涌動,看樣、議價、直播帶貨、打包發貨、線上洽談……商戶們忙碌中透著淡定從容。

  今年以來,面對外部環境變化,義烏市加快內外貿一體化改革,全力以赴拓展國內外市場——

  國際方面,聚焦中亞、東南亞、南美、非洲等區域和新興市場,縱深推進小商品城品牌出海徵程,今年上半年,新簽約品牌出海項目14個,累計布局落地60個,覆蓋28個國家和地區,服務5000余家商戶出海開拓全球市場;國內方面,深入推進“市場萬里行”行動,組織數百家企業赴雲南磨憨、江西景德鎮、福建晉江、河北正定等地開展貿易對接會,義烏商戶幾乎是“三天一小展,一周一大展”。

  勇立潮頭,以優質產品和服務贏得市場競爭主動。

  “大家從容不迫,期待著風雨過後見彩虹。”在義烏小商品市場賣秤23年的商戶呂成均說出了義烏商戶的心里話。面對外部環境變化,義烏商戶不等不靠,以“四千”精神苦練內功,加強創新,提升品質,增創品牌,擴大外貿“朋友圈”。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既是發展課題,也是改革命題。

  “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抓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持續做強國內大循環,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活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在今年9項重點任務之首;今年4月2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擴圍提質實施“兩新”政策,加力實施“兩重”建設;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部署“五統一、一開放”,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推動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

  以舊換新,四兩撥千斤。截至今年上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帶動銷售額2.9萬億元,約4億人次享受補貼優惠。上半年,內需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68.8%,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2%。

  無序競爭,扭曲市場機制,阻礙國內大循環。在準確認識階段性問題和深刻把握市場規律的基礎上,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推動高質量發展。

  政府行為越規范,市場作用就越有效。

  今年初,《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正式發布,明確提出“防止出臺或實施妨礙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4月20日,《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施辦法》正式實施,圍繞遏制部分地區招商引資惡性競爭作出部署,要求在給予優惠政策時應當堅持合法合規、一視同仁……地區“小循環”逐步打破,市場壁壘逐步拆除,區域間貿易更加順暢,為釋放內需潛力、做強國內大循環奠定堅實基礎。

  經黨中央批準,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將于今年12月18日啟動。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正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努力打造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

  在當前全球動蕩時刻,中國用行動向世界表明,中國是可以信賴並攜手創造美好未來的夥伴,中國意味著確定性、未來性、機遇性。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今年以來,不懼“逆風”“回頭浪”,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依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吸引全球資源要素,“讓中國新發展成為各國的新機遇,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更多確定性。”

  “這里擁有獨一無二的工業體係與供應鏈生態,國際資本難以割舍。”有國際人士來華調研後深有感觸地說。

  今天的中國,產業規模大、門類齊全、集群化特徵明顯、配套能力強,意味著“別人不給我們開門的時候,我們自己還能活下去、活得更好”。更重要的是,中國已成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一環”,想和中國“脫鉤斷鏈”無異于天方夜譚。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夯實我國經濟發展的根基、增強發展的安全性穩定性”……當我們今天面對風高浪急而變得更強更從容淡定時,更能深刻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一重大決策的戰略遠見。

  “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發展前進的過程。”這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辯證思維。

  習近平總書記在風雲變幻中舉旗定向、掌舵領航,帶領我們黨不斷深化對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在關鍵時刻、重要節點,黨中央及時研判形勢、作出決策部署,確保我國經濟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這是全黨上下形成的最大共識。

  “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雁棲湖畔,一件件“國之重器”加速生長。

  16個科技設施平臺面向全球開放共享,累計開放機時超過143萬小時;4個大科學裝置通過國家驗收並正式運行……今年以來,懷柔科學城建設邁出新步伐。這座橫跨北京懷柔、密雲兩區的基礎科學“搖籃”,成為全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懷柔科學城已經進入以運行為主的新階段。”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十四五”時期新布局的8個設施平臺正加緊建設,懷柔科學城將按照“建成與國家戰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的戰略定位,一張藍圖繪到底,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實現中國夢是一場歷史接力賽。

  謀劃“十四五”規劃時,習近平總書記闡釋了“十四五”的五年和“兩個一百年”的內在邏輯:“‘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按照“兩步走”的戰略安排,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將在2035年完成第一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謀劃,把五年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放到15年中通盤考慮,15年規劃又以五年規劃為基礎來考量設計,中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相互疊加、環環相扣,“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戰略定力由之而來。

  在廈門領導制定《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福州“3820”戰略工程3年、8年、20年目標如期實現,浙江“八八戰略”一以貫之20余年……一張藍圖繪到底,是為政者政績觀、事業觀的體現,映照出“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

  想在前頭,趕在前頭,“把歷史視角、戰略思維,都落實到具體行動上來。”

  “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出動員令。

  “圓滿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經濟大省要挑大梁。”全國兩會上,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提出要求。

  “要在加緊落實規劃目標任務的同時,適應形勢變化,把握戰略重點,科學謀劃好‘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在上海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時,總書記著重強調。

  科學規劃、殷殷囑托,凝聚團結奮進的力量、激發幹事創業的熱情。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牢牢把握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發揮優勢、各展所長,幹字當頭、奮勇爭先,確保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

  決戰決勝“十四五”,江蘇將實施約40項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和80項前沿技術研發項目,向更多全球首創、首試、首發成果衝刺;貴州將推動數字經濟取得新突破,高質量建設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湖北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帶動全面創新,努力實現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加注重質量效益與更好發揮先發優勢的“智慧增長”……

  截至目前,“十四五”規劃各項主要指標中,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人均預期壽命,糧食、能源綜合生產能力等8項指標進展超過預期;經濟增長、全員勞動生產率、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等指標進展符合預期;102項重大工程取得一係列重大進展、重大成效,預計年底前能全部完成規劃目標。

  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政治優勢。

  “各地區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在全國大局中精準定位,加強規劃銜接。”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各地區各部門謀篇布局提供根本遵循。

  6月10日,浙江省召開“十五五”規劃編制專題會議,將“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作為核心任務;黑龍江等地在“十五五”規劃的謀劃中,也將“穩步推進共同富裕”作為重要內容;山東省通過省政府門戶網站、主流媒體、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深入開展“十五五”規劃編制意見建議徵集活動,以高質量規劃編制助力打造北方地區經濟重要增長極;河南省在“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推進會上提出,要謀實重點任務,堅定落實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戰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

  一錘一錘,實打實;一年一年,鉚足勁。“正確的就要堅持下去,久久為功,不要反復、不要折騰”,時間是最忠實的記錄者,也是最客觀的見證者。

  發展任務越是艱巨繁重,越需要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幹事創業。

  “要把正風肅紀反腐貫通起來,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自覺遵規守紀、大膽幹事創業。”今年全國兩會剛一結束,黨中央就在全黨部署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的今年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求真務實,才能真抓實幹,唯有下大力氣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才能以工作實績和發展實效,確保全面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 ***

  直窮絕頂高,始覺天地闊。

  “‘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推動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戰略任務取得重大突破”“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為“十五五”標定歷史方位、明確戰略目標、部署重大任務。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要登絕頂莫辭勞。“有目標、有規劃、有戰略”,中國式現代化正“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向前推進”。

  “當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樣一個時代,更多孕育的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曙光。”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