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進失聯村,把洪災現場情況帶出來(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8月1日上午,河北興隆縣六道河鎮前往朱家溝村的進村道路終于打通……”看到這條新聞時,在救災一線奮戰多日的劉梓丞長舒了一口氣。
時間回到3天前。7月29日14時,承德市消防救援支隊高新區大隊冠峰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長、共產黨員劉梓丞接到指令:由他帶領24名消防救援人員組成先頭突擊隊,挺進因遭受山洪泥石流災害失聯的六道河鎮朱家溝村,探查受災情況、進行救援。
突擊隊成員人均背負三四十斤的救援裝備,徒步進入山溝。原有的道路早已化為烏有,隊員們有時需要徒手攀岩前進,有時則不得不蹚水過河。“當時河道中水量很大,有些位置的河水甚至到達胸口。”劉梓丞說。
濁流湍急,人幾乎站不住,很容易被衝走。兩名經驗豐富的班長先行探路,腰纏繩索踏入激流,後方隊員們拽住繩端。艱難抵達對岸後,他們在亂石灘中尋找電線桿、巨石等堅固錨點,將繩索牢牢固定,隊員們拽著安全繩艱難前進。
有段河的水流更急,經驗豐富的班長也過不去。“我們研究了地圖,順著旁邊滑坡的山體爬到山頂繞路過去,花了整整一個小時。”劉梓丞說,“食物和水不敢多帶,把更多的負重用來背裝備,這樣能更快一點救援受災群眾。”
20時,突擊隊終于抵達朱家溝村一組。手電微光下,劉梓丞帶著隊員認真勘查現場災情:一間房屋整體被厚厚泥漿覆蓋;殘存房屋搖搖欲墜,地基懸空。山腰處的兩三戶人家里,隊員們發現一名受傷村民,當即為他做了簡單處置,另外了解到還有人員失聯。隨身帶著衛星電話,劉梓丞爬到山頂,將獲知信息傳送回後方指揮部。
入夜,山風凜冽,寒氣刺骨。村民在院里點燃火堆,幫著隊員們烘烤濕透的衣服。還有老鄉端出僅存的食物,可隊員們無人伸手。“大夥都清楚,東西都被山洪衝走了,老鄉們也剩不下多少口糧。”劉梓丞說。
30日淩晨4時,天蒙蒙亮,幾名隊員留下挖掘被困者,劉梓丞則帶領其他隊員奔赴另外幾個村民組。整整一個上午,災情逐漸清晰:二組無人員傷亡,三組有人失聯、受傷,四組安全,五組安全,六組安全……各種信息在劉梓丞這里匯總,通過衛星電話,傳遞到外面。
12時,攜帶物資藥品的百人增援隊伍抵達朱家溝村。撤離前,突擊隊從山頂轉移了3名被困老人。其中一名七旬老人在隊員的護衛下,挪過濕滑的山徑,最終安全到達山下親戚家。
“作為黨員,我們衝破險阻,把洪災現場情況帶出來了;作為領隊,我把24名突擊隊員也安全帶回來了。”劉梓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