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相約粵港澳,請到“灣”里來——寫在十五運會開幕倒計時100天之際

2025-08-01 13:53:00
來源:南方Plus
字號

  粵港澳大灣區,共赴全運之約。

  以最真誠的態度回應熱切期盼,用最真摯的笑容迎接八方來客。

  8月1日,距離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開幕還有100天。100天後,十五運會的聖火將閃耀粵港澳大灣區;100天後,運動健兒們將攜手唱響歡歌。

  從六運會到九運會,再到今年的十五運會,綜合實力、辦賽理念都發生了變化。十五運會的籌辦,不再是一座城市的單打獨鬥,而是一個世界級城市群的珠聯璧合。

  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即將展現在全國和世界面前的,是一個更亮麗、更自信、更開放的粵港澳大灣區。

  南海之濱、珠江之畔,粵港澳大灣區向全國發出熱情邀約,將努力呈現一屆精彩紛呈的全運盛會。

  衝刺

  籌辦工作基本就緒

  總有一些瞬間,讓人難忘。

  2021年8月26日,距離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倒計時20天之際,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的舉辦地正式確定。廣東、香港、澳門承辦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

  這是粵港澳大灣區歷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事件。十五運會是全運會歷史上首次由多地區聯合承辦,也是香港和澳門在回歸之後,首次共同舉辦全國的綜合性體育賽事。

  當歷史的使命再次落到粵港澳大灣區的肩上,辦好賽事有了更多的內涵。這不只是對地方經濟發展的一次考驗,更是對粵港澳三地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的一次測試。

  如何辦好十五運會?粵港澳三地齊心協力,繪出同心圓。

  自2021年8月申辦成功以來,粵港澳三地的腳步便未停歇。三地始終堅持貫徹“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賽理念,並貫徹“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向著“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的辦賽目標穩步邁進。

  為了迎接十五運會,廣州天河體育中心進行了新一輪的升級改造。

  這座始建于1984年,承辦了六運會、九運會和亞運會的場館,正以全新姿態,等候八方來客。其全新升級的“雙色跑道”剛開放,就引爆了本地市民夜跑熱潮。

  此次改造由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廣州市設計院集團顧問總建築師郭明卓領銜設計。“我們著眼于保存天河體育中心原來的風貌,因為它是中國20世紀的建築遺產。”郭明卓說。天河體育中心改造以全國首個近零碳既有體育場為目標,通過綜合運用建築與設備提效減碳技術、光儲可再生能源措施、數字化能源與碳排放管理係統,實現場館運行的節能減碳。

  以優質的場館設施、優異的賽事組織、優等的服務保障,助力運動員在賽場上盡情發揮,展現更高的競技水平,是粵港澳的承諾。

  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伴隨場館的建設和改造,基礎設施和環境改造、公共服務等城市配套建設也在同步提升。廣東圍繞十五運會、殘特奧會,開展城市風貌提升、交通暢順、衛生防疫、宣傳推廣和隱患排查“五大行動”。天更藍、山更青、水更綠、城更美……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既是參與者、見證者,也是受益者。

  目前,十五運會競賽場館改造全面收官,競賽總日程已正式發布,68場測試賽已完成過半。街區改造、綠化美化、照明優化等1160個城市品質提升項目也已進入收官階段。幾乎“周周有比賽”的生動場景,推動“喜迎十五運”氛圍日漸濃厚,也成為“全民全運、全運惠民”的真實寫照。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委常委王曦表示,十五運會的大幕已徐徐拉開,“激情全運會,活力大灣區”,我們已準備好,期待大家的到來!

  惠民

  全民共享十五運會紅利

  廣州市老城區的一座“千年體育場”——廣東省人民體育場經過改造後重新對外開放,成為市民運動的好去處。這里作為體育場的歷史已有1400多年,被譽為“嶺南體育文化的活化石”。新中國成立後,多屆省港杯足球賽、兩屆全運會、2010年廣州亞運會等重要賽事均在此舉辦。

  廣東省人民體育場在改造之初就將“全民共享”的理念融入其中,充分考慮賽時和賽後功能需求。現在,這里已成為集公園、運動場、商業配套于一體的綜合性城市體育公園。

  全運惠民,場館先行。廣東賽區75個比賽場館中超過90%為現有場館升級改造,同時充分考慮全民健身和長期運營需要,賽後各場館將全面向公眾開放,實現全民共享。

  場館惠民,不止于此。廣東省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在室外增加了3.9萬平方米綠地面積,為群眾提供了更多林蔭活動場地。田徑場二層全面對外開放,將打造成一個24小時的全民運動健身平臺。奧體中心新建了8000平方米的賽事運行指揮中心,賽後將動態轉換為市民體育活動空間。

  全民全運,共建共享。乘著十五運會的東風,廣東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建設推向更高水平。城市中那些被忽視的閒置角落和小微空間,正被高效激活,華麗轉身為服務大眾健身、極具價值的“黃金地段”,讓體育運動真正觸手可及。

  在惠州,老社區昔日的閒置空間已被改造成“惠民空間”,嶄新的健身器材吸引了不同年齡段的居民前來鍛煉;在雲浮,口袋公園、便民停車場在昔日的臟亂角落生根發芽;在珠海,標準化足球場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縱情享受足球帶來的快樂……

  “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體育功能的多元化以及對地區整體經濟的助推效應,已成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評價指標之一。”廣州體育學院黨委書記米銀俊表示。

  通過十五運會的籌辦、舉辦和賽後利用,一體化推進惠民係列措施,持續釋放辦賽輻射效應,將進一步增強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備賽

  共赴全運之約

  作為全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體育運動會,中國體育健兒正全力備戰家門口的這場盛會。

  “期待在全運會上,廣東籃球繼續書寫輝煌,為廣東代表團爭取更多的榮譽。”廣東男籃主帥杜鋒介紹,廣東籃球將由廣東宏遠、深圳新世紀、廣州龍獅、東莞新彤盛女籃4家俱樂部共同組隊參加8個項目的比賽。

  巴黎奧運會羽毛球女子雙打冠軍、中國羽毛球隊隊員陳清晨同樣期待十五運會,她將搭檔程星出戰十五運會羽毛球混雙項目。“這屆全運會在粵港澳大灣區,也就是在‘家門口’舉辦,希望能代表廣東再次拿下好成績。”

  中國乒乓球隊隊員陳夢也在努力訓練中。“爭取在比賽場上呈現更好的自己!”她說。

  目前,十五運會競賽日程編排已完畢,部分群眾項目和競體項目已開賽。在十五運會開幕式前將產生57枚金牌,開閉幕式期間產生362枚金牌。

  賽程編制完畢,運動員積極備賽,期待著100天後的亮相。

  令人關注的開幕式籌備工作也已進入由“創”到“制”的決戰階段。

  十五運會開幕式執行總導演孟可介紹,目前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兩個開幕式的舞臺搭建、燈光音響安裝、威亞安裝等核心工程正緊鑼密鼓推進,場地保護覆蓋已基本完成,舞美結構總體施工進度達50%,“我們正全力以赴,確保11月9日和12月8日兩場開幕式精彩呈現”!

  下一階段,十五運會籌辦將重點做好深化開閉幕式各環節、推進火炬傳遞、加強服務保障、優化賽時交通組織等方面的工作。

  禮花映空,點燃粵港澳熾熱盛情;體育為媒,聯通大灣區壯志宏圖!

  全運會不僅是體育的舞臺,也是文化、經濟的交流平臺。以十五運會為契機,粵港澳三地正攜手擦亮“體育灣區”名片,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

  “跑起來,跳起來,每一次奇跡自己主宰;趁現在,不等待,拼搏的故事,無論成與敗都精彩。”

  相約粵港澳,請到“灣”里來。粵港澳已準備好,期待大家的到來!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