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紅色導演”翟俊傑:三拍長徵 藝術化傳遞正能量

2016年10月21日 12:55:25  來源:央視網
字號:    

電影《長徵》,翟俊傑給唐國強、劉勁說戲。

  電影《長徵》,翟俊傑給唐國強、劉勁說戲

  央視網消息三拍長徵,是“紅色導演”翟俊傑最大的驕傲。每一次拍攝他都力求做到:創新、突破、超越。翟俊傑說,他特別喜歡一句話,“傳遞正能量”,三拍長徵就是藝術化的傳遞正能量。

  第一次拍長徵,是30年前的電影《金沙水拍》。翟俊傑試圖通過講述長徵途中毛澤東以及他身邊人的故事,營造一種悲壯色彩。

  第二次拍長徵,是20年前的電影《長徵》。翟俊傑選擇詩意化的表現風格,全景式地展現波瀾壯闊、悲壯感人的歲月。

  第三次拍長徵,是10年前的電影《我的長徵》。這一次,是一部紅軍小戰士的成長史,從側面視角體現長徵精神。

  用長徵精神拍長徵

  不爬雪山,不知長徵苦;不過草地,不懂紅軍難。翟俊傑曾多次到井岡山、瑞金等革命根據地採風,希望獲得更多靈感、更多故事,實現創新突破。

  電影《長徵》因為是全景式拍攝,劇組也嚴格按照紅軍當時的路線重走了一遍長徵路。從江西到甘肅,劇組跋涉了整整8個月,當年紅軍爬過的雪山、走過的草地,他們全都體驗了一遍。

  演員朱媛媛當時才22歲,在片中飾演一位犧牲在沼澤地里的紅軍女戰士。攝氏零度以下的高原缺氧環境中,她得把整個身子陷到沼澤地里,直到烏黑的水淹沒她的脖子、臉,直到從外面看不見人,只看見水面上冒泡泡,而那時她正值生理期……為追求最好效果,這場戲一共拍了五六遍,最後通過時,朱媛媛差點昏厥。

  用長徵精神講中國故事

  與一些只追求電影票房而忽略觀眾感受的影視作品不同,翟俊傑所導演的電影作品充分尊重歷史,主題突出鮮明,場面雄渾大氣、震撼感人,故事情節扣人心弦、引人入勝。

  翟俊傑說,文藝工作者不能高高在上,只有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才能獲得最真實、最動人的故事。他曾到贛南紅色蘇區採風,聽說了一個故事。少女新嫁,婚後第二天,丈夫就隨紅軍大部隊長徵,並犧牲在長徵路上。少女等丈夫等成了老嫗,等了一輩子,盼了一輩子,直到去世的時候還堅信丈夫會回來。翟俊傑親自參與了這部專題片的編寫錄制,並給這部片子起名為《紅土地上的望夫石》。老奶奶盼夫歸的形象,就像是紅土地上佇立的石刻雕像。這個故事就是從生活中來,如果不深入基層,可能連片名都想不出來。

  翟俊傑拍軍事題材電影的時候,經常告訴演員,不管是扮演八路軍還是紅軍,都要實地去體驗艱苦的生活。真正接觸那里的環境後,強烈的反差本身可以讓演員更加理解、更加靠近所扮演的人物。

  在創作過程中發揚長徵精神

  “這三部長徵作品的創作過程,實際上是我自己理解和發揚長徵精神的過程。創作出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三者有機統一的藝術作品,是我的職責。”翟俊傑還想第四次拍長徵。

  “藝術創作,就是一步一步地朝前開拓,哪怕前進一小步,也比在原地踏步強,我覺得這是其樂無窮的事情。”翟俊傑拍長徵,常拍常新。

  對于長徵精神,翟俊傑這樣理解:“首先,長徵體現了人民軍隊義無反顧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其次,長徵是中華民族美德的集中體現,包括團結友愛、樂觀向上、不怕犧牲和困難等;第三,長徵也是對人類體能極限的一種挑戰,血戰、饑餓、寒冷都沒有把紅軍嚇倒。”

  對年輕文藝工作者,翟俊傑有這樣的期望:“我期望年青一代的影視工作者,能真正堅守中華文化,熱烈擁抱現實生活,同時汲取先進的電影藝術理念,把國產電影、電視劇拍得更加精彩,不但服務于祖國和人民,而且能夠更好地走出去,向世界藝術化地講述我們中國的精彩故事。”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