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新疆“特區”掀開面紗 商貿物流將引入義烏模式

2011年06月03日 22:04:12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字號:    

  《瞭望》文章:新疆“特區”掀開面紗

  新疆“特區”的建設,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已經清晰,發展面臨的短板需要加速彌補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日在新疆調研了解到,就新疆喀什和霍爾果斯兩個“特區”的建設,目前國家與地方已經在戰略定位、總體要求、基本原則、產業布局等重大問題上達成共識,形成了《關于支持新疆喀什、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建設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從2010年年底到今年3月底,國家發改委已就《意見》中的相關內容四次徵求了財政部、商務部等部委的意見,下一步就待國家發改委上報國務院審批。

  兩個“特區”建設思路和總體框架還在研究中,“特區”總體規劃出臺還需時日。但國家層面的財政政策、金融政策、投資政策、科技政策等政策支持已經清晰。

  相比較而言,喀什“特區”規劃走在了霍爾果斯“特區”前面。深圳對口援疆前方指揮部總指揮朱延峰介紹,喀什特殊經濟開發區的總體規劃設計將于6月出臺,區內具體規劃和重點城市區域設計也都將一並揭曉。“我們計劃5年內完成‘特區’基礎設施建設,5至8年內讓‘特區’初步成型、初具規模。”他說。

  早在2009年11月,中央調研組在疆專題調研後,就形成了設立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的戰略構想。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了設立兩個經濟開發區的要求。

  特區辦主任、自治區商務廳廳長和宜明指出,這是在新的歷史背景下,著眼于進一步加大沿邊開放力度,充分利用亞歐大陸橋交通樞紐的獨特區位優勢,加快新疆與內地及周邊國家物流大通道建設,努力把新疆打造成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和基地而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

  受訪專家和援建單位有關人士則表示,兩個“特區”建設面臨難得機遇,不過在發展中也面臨著各種制約因素,產業布局等方面需要長遠考慮,現實存在的掣肘也需要盡快破除。

  “特區”之“特”

  5月,隨著區內幾條主要道路開工修建,喀什特殊經濟開發區進入基礎設施全面建設階段。7月1日,霍爾果斯“特區”內的“中國-哈薩克斯坦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也將正式運營。

  自一年前喀什和霍爾果斯成為新疆歷史上最早的兩個經濟“特區”,兩地自上而下都充滿了對特區發展的美好憧憬,熱切期盼著深圳的騰飛神話能“西行”到這兩座中國最西的邊陲城市。

  本刊記者從權威人士處了解到,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商務部已研究了“特區”建設的優惠政策等。國內各類產業聚集園區的現行優惠政策均適用于兩個“特區”,同時又有適當的政策傾斜。

  具體來看,2011年到2015年期間,中央財政對兩個“特區”建設每年給予一定數額補助。兩個“特區”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都納入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基礎設施項目貸款財政貼息政策范圍,區內企業享受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優惠,入區企業符合條件的,固定資產投資予以貼息等政策。

  進出口政策方面,支持在“特區”建立海關特殊監管區,“特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以邊貿方式經營進出口商品,在申請配額、許可證時給予傾斜,批準霍爾果斯為整車和藥品進口口岸。

  金融政策方面,設立“特區”產業投資基金,引導出口信用保險機構重點支持區內企業,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在“特區”內設立分支機構,建立“特區”金融監管協調機制,推進金融創新試點。

  投資政策方面,中央投資對“特區”內符合條件的生產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給予支持,加大對能夠支持兩個“特區”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

  科技政策方面,加大國家各類科技計劃支持力度,引導全國科技力量在“特區”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通過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提升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水平,中央財政支持“特區”職業技術人才培養。

  擴大開放政策方面,同意開放伊寧機場口岸和霍爾果斯鐵路口岸,支持和鼓勵中外航空企業開通喀什、伊寧國際航線,適時研究批準霍爾果斯口岸和喀什機場口岸辦理口岸簽證業務。

  土地政策方面,國家在編制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時,對新疆和兵團用地計劃指標適當傾斜,由新疆和兵團對“特區”用地計劃指標進行單列。

  共識之外,不同意見主要集中在稅收留成上。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