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線,俗稱桃林鐵路,是自桃園車站分歧,並由臺灣“鐵路管理局”(簡稱臺鐵)經營的鐵路支線,昔日僅有貨運用途。由于近年沿線人口大增,而且亦接近中正國際機場,在機場捷運BOT案失敗,由政府收回自建的同時,曾出現整建林口線以提升路線規格,興建支線連接中正機場,並開行沿臺鐵路線而行的“臺北—中正機場”直達車的構想,但並未被立即採納。
2005年10月27日起,由桃園縣政府主導,在林口線增設數個簡易車站,並行駛免費客運列車。
林口線興建主要與林口火力發電廠煤運需求有關,亦因沿線工廠林立,亦兼辦其他貨運業務。
林口線峻工初期沿線居民仍少,僅設二座車站(五福、林口),曾試行客運列車後即無疾而終。但數十年後沿線蘆竹鄉等地發展迅速,公路容量早已飽和;加上鄰近的“中正國際機場”有興建聯外軌道係統的構想,使得客運化、高架化、電氣化進中正機場的計劃浮出臺面。
林口線距離中正機場極近,沿線線型與機場捷運 預定路線相比較為良好,也沒有路線爬升坡度過大的疑慮,此外,臺灣各地乘客均可經由臺鐵路線到達中正機場,服務范圍較廣;但也有人認為臺鐵營運上造成影響的突發事故(如號志故障)過于頻繁,列車經常性誤點的情形亦未能有效改善,而質疑其經營機場直達列車的能力。對于臺鐵營運效率的不信任,加上機場捷運臺北縣境內預定路線沿線居民、地方民代與土地開發業者反彈壓力的影響,林口線升級方案最終未獲採納 。
後來桃園縣政府先行與臺鐵合作,原本預定于2005年9月28日起試辦短程客運,以培養客源。但最後因部分站場施工未及,延宕至2005年10月27日舉行通車典禮至桃園高中車站,翌日正式通車。另外,臺灣鐵道文化協會在正式通車之前,曾于2005年10月23日舉辦一次活動,包車進入本線。
2006年1月20日印制的時刻表首次出現林口線時刻(前一版為2005年9月30日,林口線時未辦理客運),自25日起陸續可至車站取閱。但林口線之英文名稱誤譯為“Linco Line”,依通用拼音應譯為“Linkou Line”。
路線資料
·經營管轄:臺灣“鐵路管理局”
·路線距離:桃園=林口間18.4km
·軌距:1067mm
·車站數:
·開業時間:1968年1月1日全線開通
·雙線區間:無,全線單線
·電化區間:無
·主要用于林口火力發電廠的煤運輸。
·現行最高速限為30km/h
運行形態
·貨運:運煤列車至林口火力發電廠。
·客運:屬試辦性質,初期一日僅有二個班次的列車往返
為避免平交道遮攔過久,列車行駛至長興後,會再前進數米再行折返。
·時刻表:
3301 | 3305 | 車次 | 3302 | 3306 |
---|---|---|---|---|
0655 | 1730 | 桃園 | 0805 | 1840 |
0701 | 1736 | 桃園高中 | 0759 | 1834 |
0706 | 1741 | 寶山 | 0754 | 1829 |
0716 | 1751 | 南祥 | 0744 | 1819 |
0725 | 1800 | 長興 | 0735 | 1810 |
車站名 | Station | 營業里程 桃園起 |
備考 | 所在地 |
---|---|---|---|---|
桃園 | Taoyuan | 0 | 林口線分歧點,可轉乘縱貫線,客運試辦線起點 | 桃園縣桃園市 |
桃園高中 | Taoyuan Senior High School | 2.2 | 試辦客運車站,臨近“國立”桃園高級中學 | 桃園縣桃園市 |
寶山 | Baoshan | 4.5 | 試辦客運車站;臨近寶山街而得名 | 桃園縣桃園市 |
南祥 | Nansiang | 8.25 | 試辦客運車站;臨近南祥路而得名 | 桃園縣龜山鄉 |
五福 | Wufu | 9.8 | 貨運車站 | 桃園縣龜山鄉 |
長興 | Changsing | 11.7 | 試辦客運車站暨客運試辦線終點;臨近長興路而得名 | 桃園縣蘆竹鄉 |
林口 | Linkou | 18.4 | 原稱“下寮”,通車時改稱林口以與鄉名相稱,但距林口鄉中心市區仍遠;貨運車站 | 臺北縣林口鄉 |
編輯: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