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線(或稱北回鐵路)是指蘇澳新站—花蓮間,由臺灣“鐵路管理局”(簡稱“臺鐵”)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
北回線為臺灣十大建設之一,在北回鐵路修築以前,臺灣東部花蓮至臺東鐵路,未能與西部幹線相連接,客貨運輸仰賴蘇花公路及中部橫貫公路,無法負荷東西間的運輸動脈。
1973年挪拉臺風侵襲東部,造成交通嚴重受創。時臺灣省政府主席謝東閔于“行政院”會中報告,當時的“總統”蔣經國下令興建,並列入十大建設之中。12月25日北回鐵路開始正式施工,1980年2月1日全線通車。1992年起開始進行雙軌化、重軌化、電氣化、與號志控制。由于沿線多高山峻嶺,雙軌工程在許多路段均重新開辟新線,並開挖許多長隧道,其中新觀音隧道為全臺灣最長的鐵路隧道,總長10,307米,該隧道位于武塔漢本之間,取代原先舊線的觀音、鼓音及谷風隧道。大部份的工程在2003年6月底完工,並于7月4日在花蓮舉行雙軌通車典禮,由陳水扁總統進行開幕剪彩儀式。
雙軌工程于2005年1月全部完成,主因是新永春隧道遇上涌水問題,及南澳隧道軌道改善工程延遲。工程完工後北回線列車密度大幅增加,有效改善臺北至花蓮的行車時間,效益十分顯著。
路線資料
·經營管轄:臺灣“鐵路管理局”
·路線距離:蘇澳新站=花蓮間79.1km
·軌距:1067mm
·車站數:13(含起訖車站;2005年7月)
·開業時間:1980年2月1日
·雙線區間:全線
·電化區間:全線(交流25KV)
運行形態
·通勤電車及平快車
·以蘇澳鎮、南澳鄉、秀林鄉、新城鄉、花蓮市等城鎮為中心往復運轉
·東部幹線對號列車
·東部幹在線行列車多以臺東、花蓮為始發車站,若幹班次以蘇澳為始發車站,迄于樹林車站
·東部幹線下行列車多以樹林為始發車站,迄于花蓮車站、臺東車站及蘇澳車站
使用車輛
·EMU400
·EMU500
·EMU600
·PP(推拉式列車)自強號
·EMU100自強號
·DR2800/DR2900/DR3000/DR3100
·普快車
·莒光號
車站名(國音電碼) | Station | 營業里程 蘇澳新站起 |
備考 | 所在地 |
---|---|---|---|---|
蘇澳新(ㄙㄒㄣ) | Su-aosin | 0.0 | 北回線起點,可轉乘列車至蘇澳;舊名南聖湖/南新城站 | 宜蘭縣蘇澳鎮 |
永春 | Yongchun | 4.0 | 已廢止 | 宜蘭縣蘇澳鎮 |
永樂(ㄩㄌㄜ) | Yongle | 5.2 | 宜蘭縣蘇澳鎮 | |
東澳(ㄉㄠ) | Dong-ao | 10.7 | 設有支線連接幸福水泥廠區 | 宜蘭縣蘇澳鎮 |
南澳(ㄋㄠ) | Nan-ao | 18.7 | 北回線客運量最大的一站 | 宜蘭縣蘇澳鎮 |
武塔(ㄨㄊ) | Wuta | 22.2 | 招呼站,由南澳站管理 | 宜蘭縣南澳鄉 |
漢本(ㄏㄢ) | Hanben | 35.4 | 宜蘭縣南澳鄉 | |
和平(ㄏㄆㄥ) | Heping | 39.8 | 設有支線連接臺灣水泥廠區;站外有北回鐵路工程殉職人員紀念碑 | 花蓮縣秀林鄉 |
和仁(ㄏㄖ) | Heren | 47.4 | 位于卡那剛溪出海口,站外即為大海 | 花蓮縣秀林鄉 |
崇德(ㄔㄥㄉ) | Chongde | 57.5 | 可從月臺上遙望清水斷崖 | 花蓮縣秀林鄉 |
新城(ㄒㄔ) | Sincheng | 62.8 | 設有支線連接亞洲水泥廠區 | 花蓮縣新城鄉 |
景美(ㄐㄥ) | Jingmei | 68.1 | 招呼站,由新城站管理 | 花蓮縣秀林鄉 |
北埔(ㄅㄟㄅ) | Beipu | 74.6 | 花蓮縣新城鄉 | |
花蓮(ㄌㄧㄢ) | Hualien | 79.1 | 北回線終點,臺東線起點;舊名花蓮新站;設有三個月臺,一二月臺間有四股軌道 | 花蓮縣花蓮市 |
編輯: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