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民國上海兩大流氓頭子黃金榮杜月笙為女明星爭鬥

時間:2010-11-02 08:59   來源:鳳凰網歷史

  浙江督軍、軍閥盧永祥的大兒子、上海灘出名的四公子之一盧筱嘉,最愛聽戲,他看到報紙上大篇幅介紹露春蘭,就一襲青衫,輕車簡從,專程前往榮記大舞臺。戲尚未開場,盧筱嘉就讓跟班給露春蘭送去一枚鑽戒,約定戲散後同度良宵,被露春蘭推說有約拒絕了。

  偏巧這天露春蘭一不留神,將一段戲文唱走了板。盧筱嘉在臺下正沒有好氣,就陰陽怪氣地喝了聲倒彩。黃金榮正坐在正廳包廂里看戲,一聲倒彩傳來,氣得他暴跳如雷,馬上派人過去給了盧筱嘉兩個大嘴巴。盧筱嘉見打手人多勢眾,自己只有兩個保鏢,就悻悻地走了。

  過了幾天,黃金榮吃罷晚飯,又帶了四個貼身保鏢耀武揚威地踏進了包廂。就在這時,盧筱嘉帶領十幾個便衣悄悄溜進了正廳包廂,用手槍頂著黃金榮的光腦袋,隨後架了他就走。

  後來,還是杜月笙和張嘯林出面,打通了盧府內部關係,花了三百萬款子,總算把黃金榮贖了回來。

  黃金榮一手捧紅露春蘭之後,就想據為己有。但是他明白自己的老婆林桂生不會輕易答應,因她當年為自己發跡立下過汗馬功勞。他知道林桂生非常信任杜月笙,于是就讓他去遊說。不料林桂生回答得非常幹脆,要娶露春蘭可以,除非自己出門。讓杜月笙、張嘯林等人沒有想到的是,黃金榮真的提出了離婚。他給了林桂生一大筆生活費作為補償後,就迫使她搬出了黃公館。露春蘭名正言順地成了黃太太。黃金榮驅趕林桂生出門之後,杜月笙對黃金榮內心里非常不滿,也對林桂生的遭遇感到不平。不過黃金榮的新婚並沒有維持多長時間,不到三年,露春蘭就堅決地提出和黃金榮離婚,據傳是與德孚洋行的買辦薛恆產生戀情。隨後,兩人在法國律師魏安素事務所協議離婚。

  一個買辦敢奪在上海呼風喚雨的黃金榮之愛,很多人都推測是杜月笙在臺後支撐。而在經歷了這場風波之後,黃金榮和杜月笙在內心里也都彼此忌憚,不過,為了共同的利益,他們在表面上仍然相好如故。

  大亨末日

  抗日戰爭勝利以後,杜月笙于1945年9月初返回上海,收拾舊部,重整旗鼓。這時,由于租界已被收回,國民黨勢力可以公開活動,幫會的作用不再像以前那麼重要。1946年12月,上海參議會選舉議長,杜月笙經過多方活動,雖然以最高票當選議長,但因國民黨不那麼支持他,他當選後馬上辭職。

  上海解放前夕,杜月笙去了香港。據說,在1949年4月,離開上海前的杜月笙曾經來到黃金榮家辭行,並勸黃金榮也去香港,但是被黃金榮拒絕了。

  流落異鄉的杜月笙心情憂鬱,朋友甚少,幾乎整日呆在家里喝茶聽收音機看看報紙,不久,就患了嚴重神經衰弱、心臟病。1951年7月,杜月笙中風偏癱,他拒絕進醫院治療,對家人說:“苦難流離,備受刺激,生不如死。再說中風後遺症難愈,不要讓我過手足不能動的

  活死人日子了。”8月7日,杜月笙口述了遺囑,將所有財產,包括不動產、債券、現金分配給各房夫人及子女,訓勉兒女努力守成創業。8月10日以後,杜月笙進入昏睡狀態,水米不進,彌留期間,他曾對家人交代:“把我的屍骨帶回上海,葬在浦東高橋老家。”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在香港撒手西去。

  與杜月笙不同的是,黃金榮選擇了留在大陸。1949年,上海解放以前,黃金榮的夫人李志清席卷了黃金榮的金銀珠寶離開上海往香港,後又到了臺灣。這時,有人勸黃金榮也到香港去。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準備渡江解放上海前夕,蔣介石特別召見杜月笙,讓其帶信給黃金榮,囑咐他“抓緊時機”到香港或臺灣去,“以免遭種種不測”。

  但是,82歲的黃金榮最終決定留了下來。他對人說:“我已經是快進棺材的人了,我一生在上海,屍骨不想拋在外鄉,死在外地。”實際上,此刻的黃金榮,在上海還有難以割舍的東西。黃金榮一生,利用自己特殊的社會背景,腳踏黑白兩道,苦心經營上海“大世界”遊樂場十幾年,使其成為名噪一時的滬上名勝。1948年春夏之交,他以巨資與沙遜洋行簽訂了“大世界”10年的租地合同。他擔心,自己離開上海,一生心血經營的“大世界”將會成為無主財產,即使由養子繼承,也極可能被共產黨沒收。

  上海解放初期,黃金榮蟄居在家,深居簡出,不問外事,也過了一段安逸日子。黃金榮每日享受三樣東西:吸大煙、搓麻將、下澡堂。解放後,政府雖有明令禁止抽大煙,但是黃金榮早已經在家中藏了大量上好的大煙土,據說足夠他後半生吸食。

  當時黃家上上下下20多口人,都住在龍門路均培里一號。這是黃金榮發跡後造的一幢三層洋房,有幾十個房間。黃的居室在二樓東端,附近房屋大多由他的門徒租住,可以互通聲氣,方便走動。除夏天避暑去漕河涇黃家花園住一段時間,黃金榮一直居住于此。上海市人民政府這時還允許黃金榮照常經營他的產業,如大世界、黃金大戲院、榮金大戲院等,每月都有一筆不菲的收入。

  1951年初,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後,黃金榮的日子開始難過起來,市民甚至自發涌到黃宅門口,要求他接受批鬥。一封封控訴信、檢舉信,如雪片般飛進市政府和公安機關,懇請政府為民報仇雪恨。在嚴峻的形勢面前,連黃金榮的一些門徒也起而揭發,要求靠攏共產黨,與黃金榮劃清界線。

  1951年5月20日,迫不得已的黃金榮在上海的《新聞報》、《文匯報》刊出了《黃金榮自白書》,他在“自白書”中,自稱“自首改過”、“將功贖罪”、“請求政府和人民饒恕”,並表示要“擁護人民政府和共產黨”,“洗清個人歷史上的污點,重新做人”。上海灘第一大亨的“懺悔”,在當時轟動一時。隨後,黃金榮響應政府的改造號召,開始掃大街,由于此刻的黃金榮已經是風蝕殘年的老人,這項象徵性的“改造”措施並沒有持續下去。

  1953年,上海市政府按照“大世界”的復雜形勢,決定對黃金榮的殘余勢力再行打擊,將“五虎將”、“四大金剛”等殘渣余孽一網打盡,使“大世界”的舊貌徹底換了新顏。黃金榮病倒了。一天,他將養子黃源濤喊到家中,口傳了遺囑,最後感嘆道:“我的一生,都風掃落葉去了,唯有留下這個‘大世界’。不過,斷氣瞑目後,‘大世界’不可能再屬于我的了。”幾天之後,這個曾在上海灘顯赫一時、叱吒風雲的黑幫老大,一個從小癟三起家跨越黑白兩道的“流氓大亨”,便突然高燒不止,在昏迷了幾天以後,閉上了眼睛,時年86歲。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