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民國上海兩大流氓頭子黃金榮杜月笙為女明星爭鬥

時間:2010-11-02 08:59   來源:鳳凰網歷史

  多年以後,杜月笙歷盡滄桑,成為名聞全國的上海大亨之後,曾高價懸賞、千方百計尋找這位早年送人的妹妹,結果杳無音信。

  1892年冬天,上海一帶天降大雪,氣溫陡降,杜文卿突然染病,很快離開人世。這個時候杜月笙還不到四歲。此後,杜月笙由繼母張氏撫養。張氏性格堅強,視杜月笙如己出,她起早貪黑為人洗衣服,賺幾分錢,聊以度日。不料,災難再次降臨,1895年,張氏突然神秘失蹤,從此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杜月笙也從此徹底成了孤兒,流落街頭,整天在茶館賭棚流走,撈到什麼便吃什麼。14歲的時候,杜月笙到上海十六鋪鴻元盛水果行當學徒,日夕與當地的一些流氓痞子鬼混,又因為嗜賭成性,不久便被水果行開除,轉到潘源盛水果店當店員。後來,杜月笙為了在上海灘立足,便拜青幫“通”字輩的流氓頭子陳世昌門下,按輩分排在“悟”字輩。由于陳世昌等人的關係,杜月笙獲得機會進入黃金榮公館。

  當時的黃金榮在上海法租界捕房內步步高升,已經成為租界當局中惟一的華人督察長。他利用這個勢力在上海東新橋附近開了一家“聚寶”茶樓,廣收徒弟,為租界作耳目。同時,他也經營了戲院、浴室等各種財源流暢的生意。

  黃金榮第一次見到杜月笙就非常欣賞,覺得這個人很有點氣派,就收容了他,從此,杜月笙成了黃金榮的隨從。黃金榮每天早晨要到“聚寶”茶樓,以喝早茶為名,處理各種官司,杜月笙總是拿著大衣、皮包,隨侍在旁。

  杜月笙是個很有心計的人,他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周圍的一切,暗地里卻把上自黃金榮,下至一般聽差,每個人的生活習慣,脾氣性格,揣摩得清清楚楚,並且針對不同的人投其所好,見機行事。

  當時,黃金榮的夫人是林桂生,人稱桂生姐。她雖然身材矮小,相貌平平,但卻精明能幹,是黃金榮的得力助手和高參,深得黃金榮的喜愛。杜月笙對這一切心知肚明,因此也處處找機會討桂生姐歡心。

  有一次,桂生姐得了一場大病,杜月笙在旁盡心照顧。病愈後,桂生姐對杜月笙另眼相看,常在黃金榮面前誇獎杜月笙。隨後,杜月笙又抓住機會幹了幾件讓桂生姐和黃金榮讚賞的事情,漸漸地,他就成了桂生姐的心腹,並參與了黃金榮最機密的工作——搶奪鴉片。

  當時的煙土巨商人稱“潮州幫”,他們經常利用英租界和法租界從事鴉片走私,因這是外國人管轄區,中國法律鞭長莫及。“潮州幫”煙土商利用租界大搞鴉片走私之事,雖然隱秘,但仍然為上海灘的那些地痞流氓千方百計地打聽到信息,他們便採用各種手段,巧取豪奪,半路搶劫走私的鴉片。

  當年上海灘上搶奪鴉片最厲害的八個人物,按照出道時間的先後,被人稱為“大八股黨”。“大八股黨”成名已久,並因此積累了萬貫家產,已經不再想去拿腦袋作賭注,開始選擇一種穩妥可靠、不冒風險的斂財方法。于是,他們的頭目如沈杏山、季雲青、楊再田等人,先後投效上海的緝私機構,並倚仗手中有的是金銀錢鈔,上下買通,很快就鑽進了這些緝私機構的核心部門,佔據了高級職位,逐漸地控制了這些部門。

  當“大八股黨”把水陸兩途,以及英租界的查緝煙土之大權抓到手之後,不但自己公然販賣和走私鴉片,並且向煙土巨商收取大量的保護費。而“潮州幫”煙土商也自願奉獻,因為從此以後,有緝私部門的槍桿子保護,他們的買賣就合法化了。

  當時的鴉片商和煙土行多半開設在英租界,“大八股黨”和煙土商們並沒有把法租界的黃金榮放在眼里。因為在他們看來,法租界總共只佔地一千多畝,地小人少,力量微不足道,只要事先打個招呼,就不會有事了。于是,“大八股黨”的頭領,這個時候已當了英租界巡捕房頭目的沈杏山,就派人向黃金榮傳話。

  誰知黃金榮和杜月笙一聽完來人的話,就沉下臉來,一口回絕。沈杏山惱羞成怒,利用軍警的力量,對煙土實行武裝接運,斷了黃金榮和杜月笙的一條財路。黃金榮怒氣衝天又無可奈何。杜月笙卻老謀深算,向黃金榮和桂生姐提出搶劫鴉片的主意,並得到兩人的讚同。

  杜月笙說做就做,立即招兵買馬,網羅亡命之徒,很快就建立起一支搶劫鴉片的隊伍,後來被人稱為“小八股黨”。第一次搶劫鴉片得手,就弄到一船煙土,等于搶到幾十萬銀洋,通過這次“搶土”,他們也看出“大八股黨”在護送煙土過程中的種種漏洞。從此,伴隨著一次次布置周密的搶劫鴉片事件的發生,大量財富流進了黃金榮和杜月笙的腰包。1925年7月,黃金榮和杜月笙又聯合另外一個流氓頭子張嘯林,在租界與軍閥當局庇護下,成立了主要做鴉片生意的三鑫公司。不久,英國在上海的租界開始禁止鴉片生意,而三鑫公司乘機壟斷法租界鴉片生意,因此大發橫財。杜月笙擔任三鑫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同年,擔任法租界商會總聯合會主席兼納稅華人會監察,勢力日大,地位逐漸與黃金榮、張嘯林並列。他們三個人成為上海灘上顯赫一時的“流氓大亨”。

  在上海三大“流氓大亨”中,有“黃金榮貪財,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的說法。和黃金榮、張嘯林相比,杜月笙更善于協調黑白兩道各派勢力之間的關係。他通過販賣鴉片、開設賭場等活動,大肆聚斂錢財,又用這些不義之財,籠絡社會上各種人物,從政治要人、文人墨客到幫會骨幹,無所不有。由于杜月笙在上海善待當時已經下臺的北洋軍閥黎元洪,黎元洪的秘書長特地撰寫一副對聯贈予他:“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杜月笙對這副對聯愛如拱璧,專門請名家雕刻為黑底金字,懸在他家客廳的兩楹。杜月笙因此被其黨羽吹捧為“當代春申君”。杜月笙還附庸風雅,廣結名流,大學者章太炎、名士楊度、名律師秦聯奎都是他的座上客。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和上海“八·一三”事變相繼爆發。上海人民與全國人民一樣,投入到英勇悲壯的抗日鬥爭中。在全國人民抗日要求推動下,杜月笙參加了上海各界抗敵後援會,任主席團成員兼籌募委員會主任。他參與勞軍活動,籌集大量毛巾、香煙、罐頭食品,送到抗敵後援會。他還通過自己的關係,弄到一些軍中急需的通訊器材、裝甲保險車送給抗日將領。上海淪陷後,杜月笙拒絕日本人的拉攏,于1937年11月遷居香港。在香港,他利用幫會的關係,繼續活動。他擔任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賑濟委員會常務委員和上海黨政統一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從事情報、策劃暗殺漢姦等活動。1940年他組織人民行動委員會,這是在國民黨支持下的中國各幫會的聯合機構,杜月笙為主要負責人,由此實際上成為中國幫會之總龍頭。

  在黃金榮、張嘯林、杜月笙成為上海叱吒風雲的人物之後,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特別是杜月笙,運用高超的手段廣交天下名流,織成了一張盤根錯節、無所不在的龐大勢力網,被人們稱為上海灘的“厚黑教主”,其勢力發展到巔峰時期,甚至已經超越了一手提拔他的黃金榮。而恰在此時,圍繞著當時走紅的坤伶露春蘭的爭鬥,引起了一場風波。

  露春蘭本是黃金榮門生張師的養女,常來黃公館串門,平日也喜歡去聽戲。她生得聰明伶俐,沒多久就學會幾句老生戲和青衣。當時已經50多歲的黃金榮對露春蘭一見傾心,決定讓年僅14歲的露春蘭在舞臺登場演出,捧她出道。黃金榮對此不遺余力,一連兩個月,親自下戲館為她捧場,又甩出大疊銀洋,要各報館不惜工本地捧露春蘭。他還親自為她張羅演主角、灌唱片。一時間,上海各大小報紙上紛紛刊出露春蘭的俏影玉照。她的名聲壓倒了上海紅伶小金玲和粉菊花。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