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南後街里體驗“臺灣味”

時間:2010-10-15 08:29   來源:SRC-83

  作為福州的名片,三坊七巷是外地朋友遊覽福州的固定節目。在三坊七巷街區里,攬吃喝玩樂于一身的當屬修復一新的南後街。“正陽門外琉璃廠,衣錦坊前南後街”,在這里不僅可以快速閱讀老福州的前世今生,十多家臺灣小店的進駐,也讓南後街增添了一種別樣的風味。

  整個南後街由臺商開的店鋪有十幾家,差不多是幾步一店,主要集中在街區的上半段。入了街,先來找杯奶茶喝喝。“梅來找茶”、“我來自臺北”、“味覺禪風”等幾家別致的鋪面,店堂一律小巧潔凈。有的整面牆至天花板繪成一株遒勁的墨梅,在精致的玻璃茶案下壓幾瓣幹花,一派古風遺韻的雅致;有的則是一徑黑牆,僅以淺褐玻璃板飾面,盡顯現代風格。

  其他來自臺灣的小店也賣特色小吃、茶葉茶具、日用雜貨、農特產精品等,與福建百年老字號比鄰而居,讓古老而年輕的南後街呈現出濃厚的閩臺商街特色。

  “印象臺北”、“赤嵌樓”、“馬祖寶利軒”,一看店名就能讓人明白它們的出處。“印象臺北”名字頗為形而上,所售物品卻很“接地氣”:從拖鞋、衛生巾、方便面、洗滌劑到藥品、酒類,賣的都是正宗臺灣貨,適宜的價格也能與福州老百姓的消費水平接軌,儼然一家臺版便民超市。此外,店里還有臺灣美食和茶飲板塊,聽說主廚是臺灣師傅。

  位于臺南市區的赤嵌樓是南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名勝。用“赤嵌樓”做店名,是主打臺灣南部小吃的最好招牌。店內臺南擔仔面、香菇肉羹、蚵仔線面、炸蝦卷、金門一條根燉湯和臺灣香腸應有盡有,用不著親臨島內各大夜市,只是到此坐坐,就大概知道臺灣小吃是不是真的“好呷”了。

  寶利軒是馬祖的名牌老食品店,主營臺灣光餅、鳳梨酥、胡椒餅、瑪琪酥等。“馬祖寶利軒”的老板高明中是馬祖人。“所以來店里的福州客人,他們說的話我都聽得懂啦。”得語言之便,再加上近距離交流,雖然才到南後街開店10個月,高老板對福州的了解已遠超過去在臺灣幾十年的積累。

  “臺寶新樂園”是開張才一個月的潮流店。老板姓蔡,是個懷舊的臺北人。幽深曲折的店堂像極了臺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雜貨鋪,同時又具有時興格子店的氣息。店里布滿了新舊玩物,讓人眼花繚亂同時驚喜不斷。蔣經國、連戰、馬英九等島內政壇人物的黑白照片裝飾著牆壁,臺北地標“紅樓”上貼著老電影的招貼畫,蹲式廁具也鑲上了櫃臺,收銀臺則名喚“錢來爺”,正在裝修中的二樓據說有很多好玩的老遊戲。

  “顧客來這里買不買東西都沒關係,上樓玩玩還能體驗到很多樂趣,我希望他們從中能夠體會到臺灣的生活滋味。”對蔡老板而言,“臺寶新樂園”不僅是家實體店,也是一扇展示臺灣風情的窗口。

  可不是,漫步南後街,細細體味一家家風格各異的臺灣店鋪,你會感到臺灣真的離福建很近,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很近。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