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清泉、林足夫妻,40年前做給兒子的零嘴,意外成了老饕才知道的美食。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爸爸,我想吃餅……”臺灣南投縣鹿谷鄉清水小區的黃清泉、林足夫妻倆,40年前因為4歲的兒子半夜肚子餓,就用花生和砂糖,做成古早味土豆糖,經口耳相傳,意外成了鄉土美食。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黃清泉說,那會兒哪有“夜宵”可買,平時得騎十幾分鐘單車上街購買生活用品,何況大半夜要去哪里買餅。黃清泉靈機一動,用自家園子里種的花生,以砂糖拌炒,做出簡單又不黏牙的土豆糖,果然讓兒子心滿意足,乖乖睡著。
黃清泉笑著說,研究10次才成功,常常不是炒得過焦,就是太甜,弄得廚房總是烏煙瘴氣,有時煮不熟,就得全部倒掉,直到試了好幾次,才做出老少鹹宜的口味。
他做出興趣,自制模板生產“土豆糖”,有別于花生糖多以麥芽糖制作,他以白砂糖炒土豆,吃起來香脆不黏牙。
不少人透過口耳相傳找上門,一試成主顧,訂購電話卻接不完,成為“內行人”才知的鄉土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