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在北投郊區有一家客家小館,20年來憑著地道的客家廚藝,滿足了許多老饕挑剔的味蕾,就連定居在臺北多年的客家人,都大力讚賞,在這里找到了記憶中的家鄉風味。
讓客人回味無窮的就是這道客家姜母鴨,特別選用三年的陳年老姜,以純姜汁熬煮高湯,鴨的部分則選用苗栗的番面鴨,肉質鮮甜。
吃姜母鴨不燥熱的小秘訣就是,炒鴨時,冷鍋下麻油,先將老姜爆香,再加入鴨肉拌炒,不放中藥,只放純姜汁,是客家姜母鴨的特色,一只鴨要放五到六斤的姜才對味,加完姜汁還不夠,再放入榨完汁的姜渣繼續熬煮這才夠味。
經典客家菜還有姜絲大腸,處理起來十分費工夫,將大腸翻面,反復清洗,去除臟污,處理幹凈的大腸,和姜絲大火快炒,不到一分鐘就可上桌,圓滾滾的大腸,一口咬下,白醋的香氣立即充滿口中,搭配富有彈性的大腸,越嚼越香。
一般人對客家菜,總停留在又油又膩的刻板印象,老板娘雖然堅持傳統,但也勇于改良口味,符合現代人的飲食習慣。老板娘的好廚藝,不僅打敗了40幾家客家料理,獲得第七屆客家文化節料理賽的冠軍,更讓許多客人一試成主顧,就連許多藝人也是座上佳賓。
老板夫妻倆40年的相互扶持,成就了這家在臺北地區數一數二的客家料理,因為夫妻倆對家鄉料理的熱情,才讓更多的人能夠吃到地道的客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