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萼瞿麥是石竹科,長的就是野地里石竹的模樣,連接花瓣長長的管狀萼是它的最佳識別特徵。
連江縣政府2006年時辦了一場票選,決定縣花為紅花石蒜,不過,許多人認為,長萼瞿麥其實也很有資格當縣花,因為長萼瞿麥的花期長,分布量程又廣,馬祖每個島嶼都可以看到這個如蕾絲裙擺般的紫色小花、成片成片地綻放。夏天走到尾聲我們拜訪了東引島,這里的花開得其實蠻有秩序的,此時是粉紅或紫色花的季節,除了紅藍石蒜、長萼瞿麥、華南狗娃花、綿棗兒,以及寶蘭色的耳葉鴨跖草都是這個季節的主力。
長萼瞿麥
7月到9月初,馬祖包含東引的野花主色係為紫或粉紅,長萼瞿麥是第一代表。長萼瞿麥不但在野地大量生長,許多居民家前的花圃種的就是它,從北竿走到南竿,再到東莒、東引,處處可見它迎風搖曳的美麗倩影。
長萼瞿麥的名字很怪,但從花型很容易可判定為石竹科的成員,和大家熟知的康乃馨同科,一樣有著花瓣邊緣不平整的特徵,大部分圖案為粉紅色,但仔細查找也可發現白色的花朵,只是數量不多。長萼瞿麥的花季很長,從初夏橫跨到冬天,開花時間長達半年。
因為數量實在太多了,使得長萼瞿麥看起來像是馬祖特有植物,但其實在臺灣本島也有,只是並不那麼常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