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高雄市是臺灣的第二大城市,它位于臺灣南部,優良的港口使它成為了臺灣的南大門。有水的地方就有別樣柔情,愛在“港都”高雄,徜徉愛河,一不小心邂逅浪漫……部分圖片來源:行攝匆匆
部分內容來源:《臺灣旅遊完全攻略》升級版轉載本文請注明合作媒體來源
高雄市位于臺灣南部,西臨臺灣海峽,南接巴士海峽,地處嘉南平原與屏東平原之間,海陸交通都非常發達,為臺灣第一大商港、世界第六大貨櫃港、東北亞通往南太平洋的要道,同時,也是一個理想的商港,又被稱為臺灣的“南大門”。

細數高雄的前世今生,就會發現,高雄開發很早,它與臺南、北港、嘉義、麻豆等地並稱為“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地方”。這里最早是平埔族原住民(馬卡道族)的居住地,盛產竹子,得名“takau”(平埔族語,意為竹林),漢語音譯為“打狗”。1895年,日本侵佔後,改名“高雄”。
原高雄市區依港口而建,轄區呈長弧形,全市共劃分有楠梓、左營、鼓山、三民、苓雅、新興、前金、鹽埕、前鎮、旗津、小港等11個行政區,面積153.6平方千米,人口150萬,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為9153人,僅次于臺北市,是臺灣省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也是島內僅次于臺北市的第二大城市。在“五都”選舉後,高雄市與高雄縣合並為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