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遊

在臺北感受老上海風情 宋美齡讓旗袍風靡臺北

時間:2011-10-09 1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上海旗袍、 上海菜、上海店鋪、上海老電影、上海懷舊老歌、上海老照片、摩登上海夜生活……記者在上海生活了半個多世紀,倘徉在繁華的臺北街頭,竟然看到不少上海的畫面,感受到老上海的獨特風情。

  曾在上海《申報》當過記者的原臺灣淡江大學教授李子弋,今年86歲,是個老上海。他對記者說,臺北與上海的歷史淵源很深,文脈相通。上世紀30年代扎根于上海的現代主義文學,曾隨文人南渡移植到臺北。60年前“上海風”吹到臺北,有許多上海文化落地生根在臺北,曾影響臺北的文化生活,帶動這里衣食住行的時尚與流行。

  琚滬抗戰時在上海“孤島”出生、5歲就在上海外灘下象棋引人圍觀的傅慰孤,仍說一口流利的上海話。他告訴記者,隨著時光的流逝,盡管一些老上海文化漸漸淡出臺北,最後一家上海澡堂也關了門,使上海澡堂文化成為臺北的回憶,不過,在臺北的舊城區里依然隱藏著或多或少的上海生活記憶,上海元素仍有形無形地融入到臺北人的生活中。

  在臺北最具上海風情的當屬旗袍。旗袍興盛于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被譽為“旗袍第一夫人”的宋美齡讓上海旗袍風靡臺北。如今,臺北旗袍文化會館展示了“旗袍新娘”的萬種風情,“旗袍蔡琴”形象被海峽兩岸傳為美談,上海106名“旗袍阿姨”曾前來臺灣與臺北“旗袍太太”進行交流。記者在臺北觀賞魚國際博覽會上曾看到,身穿旗袍的臺灣美女展示著婀娜身段。

  上海在臺北留下的懷舊記憶,遠遠不只旗袍,還有上海店鋪和上海菜。臺北的上海極品軒、隆記菜館、上海聯合藥局、鴻翔呢絨綢布莊、湯姆西服、明星咖啡館等一家家老上海店鋪,飄著濃濃的上海海派氣息。上海的咖啡被形容為有情調,臺北的咖啡同樣有情調。記者兒時吃的糖糕在上海已很難找到,而在臺北卻能吃到。

  在位于臺北市南海路的歷史博物館,展覽著上海老照片,在信義商圈的音像書店,有上海懷舊老歌出售,《夜上海》、《甜蜜蜜》等懷舊金曲,仍穿越上海與臺北。據說,1932年前後流行上海的《夜來香》,1934年在臺灣被重新填詞翻唱成“嘆恨薄情女”,可見臺灣民眾對上海經典老歌情有獨鐘。

  記者在西門紅樓看到,這里曾是受上海文化影響最大的地方,至今仍保存著上海老電影和老唱片,讓人回味過去臺北的上海故事。在西門商圈周邊有中華路、小南門、夜上海時裝店等,這些與上海老城廂的老西門一帶非常相似,連路名和商業風貌都基本相同。

  在臺北,“上海熱”持久不衰,這不僅表現在臺商投資上,也表現在臺北市民生活中。在如今上海也難覓的“老上海文化”,在臺北還興許能找到。上海這座與臺北一起稱為“雙城”的國際大都市,現在成了臺北報紙雜志、電視電臺和商界議論最多的焦點之一。

  華燈初上,夜臺北的摩登樓—臺北101大樓,彰顯了摩登臺北的風採。在西門商圈挂著巨幅摩登廣告,摩登電影院正在放映摩登電影,街上不時走過穿著入時的摩登女郎,讓人感覺臺北尚留著摩登夜上海的影子。(完)(中新社記者 韓勝寶 陳立宇)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