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以其變化萬千的形態與繽紛的色彩,早已攫獲世人的眼球。而臺灣觀賞魚產業素居世界領先水平,人工繁殖的觀賞魚已達370余種,稱冠國際。有“水中花博”之稱的2011臺灣國際觀賞魚博覽會30日在臺北世貿三館開幕,設立了大陸、臺灣以及南美、日本、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尼和新加坡10個展館。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為博覽會揭幕,並與臺灣民眾一起饒有風趣地觀賞展示的罕見珍貴魚種,他稱博覽會嘆“魚”觀之。臺灣觀賞魚成為本次展會的“水族明星”,令人大飽眼福。
“小醜魚”PK“神仙美人魚”
記者在現場看到,此次展出的“小醜魚”引人注目,該魚種由于臉上都有一條或兩條白色條紋,狀似馬戲里中的小醜,所以俗稱“小醜魚”。臺灣觀賞魚專家稱,“小醜魚”其實並不醜,它身材嬌小,體色艷麗,性情溫和,健壯活潑,是珊瑚礁中可愛的小精靈,幾乎所有飼養觀賞魚的人都會優先選擇它作為入門的品種。
本次展會進行了國際七彩神仙魚比賽,總冠軍得主可獲得35萬元新臺幣,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養殖高手參賽。臺灣揚名國際的觀賞魚種有水族夢幻極品神仙美人魚獨佔鰲頭。該魚集各魚種的優點于一身,具有龍魚的大將之風、神仙魚的幽雅姿態、孔雀魚的亮麗色澤,以及貝神羅漢的雄偉氣概,並富有靈性,喜歡與人親近,十分惹觀賞者喜愛。
“人間波妞”媲美“金紅娘”
為了讓養魚愛魚的人士在有限的居家環境中享受養魚的樂趣,于是,一只乘著水母來的波妞來到人間。在神秘的熒光魚展區,結合水母基因幻化而成的滿天星熒光魚,是魚種及尺寸重大突破的迷你熒光魚,有“人間的波妞”之美稱,在黑色中發光發亮,既新奇又特別。
而首度亮相的全球首例以金鯉與金魚配種的“金紅娘”,同時繼承了適合從背面觀賞的金鯉與適合從側面觀賞的金魚的優點,有鯉魚流線型身軀和漂亮的鯽魚尾,還有模樣千變萬化的紅白體色,色澤渾然天成,不管從任何角度欣賞,都美不勝收。
“藍絲絨蝦”叫板“巧克力蝦”
臺灣水晶蝦國際邀請賽也是本次展會的亮點,玻璃蝦是臺灣蝦界最新發布的觀賞蝦,造型既奇特又富有夢幻色彩。而全球首度亮相的“藍絲絨蝦”,是玻璃蝦家族的一員,確切地說是玻璃蝦的進化版。透明的蝦殼呈現美麗的土耳其藍,吸睛指數達到百分之百,屬于珍稀的新興品種。
2011年最新發表品種“巧克力蝦”,是繁殖者通過搜集蜜蜂蝦、虎紋蝦等所有米蝦,並翻山越嶺到海拔2280公尺處,採集臺灣原生蝦種,收集到大量的基因形態後,進行蝦類雜交,經過6年改良終于成功研發的蝦中極品,身上的巧克力發色為藍色基因與咖啡色基因,全身散發出濃厚黑巧克力色,堪稱上品,令人叫絕。(完)(中新社記者 韓勝寶 陳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