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遊

日本大地震衝擊臺灣多個產業 旅遊業損失破億(圖)

時間:2011-03-23 08:26   來源:國際在線

生產日係汽車的臺灣裕隆集團表示,零部件庫存量可能僅剩兩周左右

  旅行社出現退團潮,電子、汽車廠商面臨斷貨

  3月11日發生的日本大地震震撼全球,也引起了臺灣各界的高度關注。據臺灣媒體報道,由于臺日雙方經貿合作密切,此次地震將衝擊島內多個產業。臺灣旅行公會全聯會表示,島內旅行社可能因退團潮損失上億元新臺幣(4元新臺幣約合1元人民幣)。另外,金融業、制造業也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旅遊業損失破億

  日本大地震發生後,臺灣各大媒體紛紛派員前往日本第一線進行報道。島內旅遊業者一邊看著滾動新聞一邊發愁。13日,臺“交通部觀光局”只將日本北海道東部、南部沿海一帶列為旅遊紅色警示區。但隨著日本核泄漏危機的擴大,15日晚,臺“外交部”宣布將日本東北、關東地區,包括東京都在內,旅遊警示燈級別提升為紅色,即不宜前往。日本其余地區的旅遊警示則列為灰色。

  臺灣旅行公會全聯會表示,由于櫻花開放,往年三四月都是赴日旅遊旺季。但如今島內已有30多個團、近千名旅客退費,業界損失達上億元新臺幣。如果地震影響持續下去,未來兩個半月內還將有5萬遊客的赴日行程生變。為了減少損失,臺灣雄獅、康福和東南等主要旅行社開始主動為遊客辦理延期;鳳凰旅行社則主動與客戶溝通,詢問是否能將旅遊地點改為其他國家或地區。

  與此同時,日本民眾赴臺旅遊也受到衝擊。據悉,日本遊客去年赴臺人次達到108萬,僅次于大陸。另外,日本通常從4月開始做新的年度預算,因此日企習慣在3月底前鼓勵員工旅遊以消化舊的預算。臺“觀光局副局長”劉喜臨預估,受地震影響,日本赴臺遊人次將減少三到四成。地震前,日本平均每月有10萬人次赴臺,如果縮水四成遊客,僅以每人每次兩萬元新臺幣的消費水平計算,臺灣1個月的觀光損失就可能達8億元新臺幣。

  臺灣恐現缺車潮

  除了旅遊業,臺灣制造業也深受此次地震拖累。16日,臺“經建會主委”劉憶如在臺“立法院”作業務報告時指出,日本是臺灣地區最大的進口對象,島內電子信息產業的上遊原材料和關鍵零部件需要從日本進口。由于日本生產此類產品的兩大廠都位于重災區,因此臺灣乃至全球的半導體、顯示器生產都將遭受衝擊。另外,臺灣電子企業友達、聯電和日月光三廠,都在宮城、福島災區有生產線,雖然工廠並未受損,但停水停電導致工廠無法開工。

  大陸的臺商企業也連帶受到影響。廈門臺商協會前會長曾欽照指出,僅廈門一帶從事電子加工出口的臺商中,就有超過一半從日本進貨。企業庫存量一般不會超過半個月,一旦庫存用完,日本廠商不能及時復工、供貨,臺商就得面臨停產窘境。長三角地區臺商表示,如果日方供貨不順,臺商業績或許會滑落兩到三成。

  受地震影響,日本三大品牌汽車廠商旗下的22家工廠宣布暫時全面停工,日本汽車出口業暫時停滯。臺灣本地生產的日係汽車30%的零件依靠從日本進口,因此日本車廠停工的消息讓臺灣車企很無奈。同時,島內企業代理的三大日產汽車,市場佔有率高達57%。商家強調,庫存只能支撐1個月,如果日本車廠1周內沒有恢復生產,臺灣將出現缺車潮。

  臺灣股市15日下跌285點。臺相關部門初步調查顯示,島內金融機構包括銀行、證券、期貨、投信、期貨及保險公司等企業,受日本地震影響的投資總金額達1041億元新臺幣。不過金融部門也澄清,目前尚未傳出有日本金融機構或企業倒閉等重大事件。

  臺當局捐出1億賑災

  地震發生後,臺“外交部”宣布對日捐款30萬美元,約合1000萬元新臺幣。但臺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之後宣布加碼到1億元新臺幣,並號召國民黨內所有主管捐出一日薪水賑災。

  14日,臺灣搜救隊一行20余人飛往日本救災。島內民間團體也啟動募款行動,如臺灣紅十字會與臺灣世界展望會募款金額已破千萬元新臺幣,民間專業救難醫療團隊也已準備就緒,隨時準備出發前往災區。臺當局還根據日方開出的清單,向民間募集簡易柴油發電機、簡易火爐煤油爐、塑料墊、睡袋、禦寒衣物、各類幹糧等急需物資。

  相關鏈接:

  不當言論引輿論痛批

  地震發生後,島內各方出于人道主義紛紛向日本伸出援手,但也出現不少不當言論。如國民黨“立委”黃昭順的助理趙志勳,在自己的facebook主頁上質疑:“為什麼要援助日本?現在應該出兵釣魚島。”為此,黃昭順特意出面為下屬的言論道歉。

  民進黨“立委”薛淩同樣“語出驚人”,她要求臺當局主動降半旗至哀。對此,臺“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目前全世界都沒有這樣做,如果我們做,不就像是大家都穿著短褲進泳池,我們穿西裝嗎?”臺灣網友更是送給薛淩“腦殘立委”的稱號,並形容這番嘩眾取寵的言論“令人作嘔”。(《世界新聞報》 記者 吳燦)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