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遊開放即將兩周年,各種利好接連不斷。一方面, 大陸正在醞釀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將按照“循序漸進、積極穩妥”的原則,在市場成熟、條件具備後,試點開展。另一方面,“臺灣·廣東周”將于8月舉行,本地旅行社屆時將啟動萬人遊臺灣活動。因而,今年暑期本地旅行社的線路全部升級,可謂將臺灣走透徹,今年體驗式行程加入了更多新玩法和新主題,“本土化”、“特色化”、“新穎化”的元素越來越多,更加適合年輕人和親子遊。
一、臺灣遊四大變身
經過近兩年的發展,臺灣遊逐步走向成熟,不僅目的地越來越多,而且行程越來越豐富,主題性越來越強,針對的人群也越來越年輕,價格越來越平民化。
變化1:從本島局部為主到全面開花
首先是行程方面越來越豐富,一地特色深度遊產品越來越多。以往行程多集中在臺灣本島北部,但今年則是全面開花,不僅有臺南高雄、墾丁、臺東花蓮,離島遊也越來越多,澎湖、宜蘭也進入越來越多市民的視野。
變化2:旺季包機將成常態
臺灣遊開放後,航空成為限制出遊人數的瓶頸之一。隨著兩岸航空班機的正常化,除了慣常的經港澳前往臺灣本島之外,本地旅行社也開始嘗試與臺灣各航空公司合作,在暑期、黃金周等旺季包機,直接抵達行程目的地。今年,本地就開通了到澎湖、花蓮的包機,對比以往節省不少旅途時間。
變化3:暑期親子遊成熱點
臺灣遊在人群方面也越來越走向年輕化。臺灣遊開放初期,主要以長者遊為主,側重觀光。如今以年輕人為主的家庭遊份額越來越大。尤其是今年暑期,親子遊成為亮點,為此增加了不少相關景點。
變化4:價格越來越平民化
臺灣遊開放初期,8天的環島遊一度達到萬元。不過隨著競爭的加劇,現在的價格由2000多元到5000多元不等,遊客選擇更多元化。而不同的價格,對應不同的住宿和景點,產品分層越來越明顯。
本文關鍵詞: 臺灣遊主題遊親子遊潮玩郵輪包機
相關目的地: 國內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