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遊

赴臺遊提示:杜絕繞道赴臺旅遊

時間:2008-07-07 10:39   來源:中新網
  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首團七月四日終于成行。有組團資格的旅行社業務人員從早忙到晚,沒有組團資格的旅行社一方面等待組團社名單擴容,另一方面等待情況松動以“潛水版”臺灣遊再戰市場。這是臺灣遊啟動後旅行社行業的新動態。

  記者近日來調查發現,以往有“潛水版”臺灣遊業務的旅行社並不甘心,正以“人員已滿,先行登記”預約,等形勢松動後繼續進行相應組團。

  在未正式開啟臺灣遊之前,大陸公民入臺只有商務和探親兩種途徑。但旅行社業內很多國際社秘密操作通過第三地轉往臺灣旅遊已有好幾年。這種”潛水”操作手法早已成為業內公開的秘密。通過這些旅行社,幾乎任何內地人都可以非常容易地實現參團赴臺灣旅遊——由組團社幫客人辦個人旅遊簽證,到第三地時由當地地接社發給遊客“入臺通行證”,到臺灣後由臺灣地接社接待。

  這種現象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存在,不只是廣州,北京、上海、成都等地都有組織這樣的團。據此間旅行社人士稱,臺灣旅遊商業同業工會全臺聯合會統計顯示,實際上通過第三方轉往臺灣的大陸遊客保守估計在每月超過五千人。

  從純業務操作角度講,只要擁有出境旅遊經營資格,旅行社就很容易操作這樣的旅遊團。因為臺灣是允許通過第三方簽證向大陸遊客發放入臺通行證的。從遊客的角度講,旅行社也會與其簽訂旅遊合同。

  據知情人士透露,廣州市場“潛水版”臺灣遊有六至十天的,價格在人民幣四千多元至六千多元之間,泰國、菲律賓、臺灣八天遊甚至可做到四千元以下就行。這種臺灣遊團的利潤在一成以上,遠高過類似的東南亞團。更為關鍵的是,“潛水”操作避開了稅務和地方旅遊局的監管。

  國家旅遊局近日特別強調,兩岸業界協商確定價格的前提是,赴臺旅遊必須有良好品質保證。之所以對大陸赴臺遊高標準嚴要求,兩岸監管機構和業界的目的之一便是打擊繞道赴臺旅遊。

  國家旅遊局官方網站發布二00八年五號公告,公布了對重慶兩家旅行社的處罰決定,該兩家旅行社因共同組織繞道赴臺旅遊,而被暫停出境旅遊經營資格六個月。按照有關規定,臺灣遊啟動後赴臺遊採取特許及配額制,經營第三地赴臺的旅行社將遭重罰,加之臺灣方面嚴加監管,內地一些曾經操作“潛水版”臺灣遊的旅行社,目前便不敢再貿然行動了。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