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活在當下,便是天國

時間:2012-05-24 10:35   來源:中國臺灣網

  耶穌的觀點是非常激進的。對他而言,天國不是一個可以期待的結局;它就在眼前。這的確是個“好消息”:天國已經在這里了!它不再是一種許諾,而是眼前的一個事實。耶穌說:“神的國就在你們心里。”意思就是,我們現在已經住在天國里了。至于我們是否知曉,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從兩位著名的禪師趙州與南泉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妙的呼應:

  趙州問南泉:“道是什麼?”

  南泉回答:“平常心即是道。”

  趙州進一步追問:“一個人如何才能入道?”

  南泉回答:“只要你一有‘入’的念頭,便有所偏差了。”

  趙州反駁:“如果連‘入’的念頭都沒有,又如何能知曉道呢?”

  南泉回答:“道不在于知或不知。知是一種妄覺,不知則是麻木。如果一個人真能毫無疑惑地證得大道,他的心就會像浩瀚無垠的晴空一般。這時你還會論及對錯嗎?”

  聽完這番解說,趙州馬上就開悟了。

  耶穌說:“神的國就在你們心里。”這表示它是無法被尋找到的。我們只能尋找我們所沒有的東西。如果已經擁有了,還需要去尋找嗎?事實上,“尋找”正是通往永恆之路的障礙,因為它增強了自我。記住,我們只能在無思想、無時間的境界里體驗到美,那時我早已消失了。

  不過仍然有許多人在尋找天國,因為他們還沒認清它就在當下,就在我們之中。所以這樣的追尋是徒勞無益的。這就好比魚在大海中找水,它不知道自己正被水包圍著。奇怪的是,一樣東西離我們越近,我們就越難察覺。耶穌既不證實也不否定來生的存在。天國指的就是思想的靜止。肯定與否定都影射了思想,禪則是超越這兩者的。神的國就在無思想的地帶。理性與邏輯之心無法進入這個地帶,因為它無法打破非此即彼的思考習氣。

  表面上,耶穌好像回答了人們所提出的有關天國的問題,其實他是指出了一個更偉大的真理。那些問題都是錯誤的臆想,不論用何種方式回答都是荒唐的。如果你問我哪張桌子是公的、哪張桌子是母的,我最恰當的反應就是大笑,在這上頭多做討論或辯論都不值得。如同莊子所觀察到的,“跟一只夏蟲談冬雪是沒有意義的”。

  天國不是思想上的事,也跟時間無關,但人們卻總把它當成是未來的一件大事似的談論著。為什麼?答案很簡單,因為左腦的習慣就是活在未來而不是現在。奧修對這種情況做了以下的評論:

  人類的心智總活在未來以及對未來的展望中,它不是活在當下的;它總是隨著欲望而轉動。欲望需要時間,沒有時間,欲望是無法單獨存在的。如果有某個片刻你意識到時間消逝了,一種沒有時間、沒有明天的當下,那時你的欲望會是什麼情況?它不再活動了,它跟時間一起消失了。

  天國是極樂世界,那兒是沒有貪婪、欲望、憤怒或恐懼的。但是要如何進去呢?耶穌在接下來的路加福音中,為我們開啟了這扇無門之門:

  他們走路的時候,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女人,名叫馬大,接他到自己家里。她有一個妹子,名叫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他的道。馬大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亂,就進前來,說:“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嗎?請吩咐她來幫助我。”

  耶穌回答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路加福音十章三十八至四十二節)

  耶穌再次地教導了生活的藝術。馬利亞有而馬大沒有的東西就是專注,生活的藝術如同其他的藝術一樣是需要專注的。藝術家必須將自己放松地融入于藝術中,能放松自己,才能真的去聽或看。耶穌稱讚馬利亞,因為她懂得聆聽——她能毫不費力地專注于當下。人如果能覺知到每一個當下,就不再有思想和時間了。那一刻你已經在天國里了。

  相反的,馬大卻分心了。因為她為許多俗事而忙碌,對眼前的這一刻毫不留意,結果就被雜亂的思緒及焦慮所煩擾。耶穌告訴馬大,她心里有許多事情想做,但只有一件事是必要的:那就是專注于眼前的任務上。許多人以為若想進入天國,必須先跟我們心中的憤怒、暴力和欲望搏鬥一番。然而耶穌卻教了一個很不一樣的方法,那就是活在當下。如果每個人真的專注于當下的工作,一切的負面情緒都不再生起了。

  天國存在于無時間的地帶。比較實際的說法是,快樂不是時間的產物。耶穌大師指出了一個秘密,永恆的門只有在當下才能找到。大多數人都以為快樂是經由時間的累積而形成的,這種錯誤的觀念便是引發各種痛苦的原因。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