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解脫的秘訣

時間:2012-05-24 10:32   來源:中國臺灣網

  為了尋找解脫的秘訣,我們必須熟悉禪的藝術:在問題中尋找答案。加繆(Albert Camus)借著西西弗斯(Sisyphus)的神話說明了這門藝術。根據神話的講法,西西弗斯是個荒誕英雄,他對眾神的輕蔑、對死亡的憎恨以及對生命的熱情,為自己制造了一個無法言喻的刑責:他注定終身得從事徒勞無功的苦役——將巨石推到山頭,再看著它滾落山下。他的命運就是不停地重復著這項苦役,永無出期。但最有趣的並不是神話故事本身,而是加繆洞徹的評論,他將覺察、苦難與解脫緊緊地扣在一起:

  如果他在推動巨石的每一刻都抱著能夠成功的希望,那麼他又為何被痛苦所折磨呢?現代工人每天都做著相同的勞役,他們的命運不是一樣荒誕嗎!這場悲劇只有在我們偶爾能覺察到它的時候,才可能停止下來。西西弗斯這個最低層的神,既無威力又叛逆,卻完全清楚自己的慘況:每當他往下坡走的時候,心里都在想著這件事。這份了透的覺察是折磨人的,卻也帶給了他一種勝利的榮耀。沒有一種命運是不能被嘲笑所超越的。

  西西弗斯受到命運的折磨,注定得永無止境地承受痛苦及暫時出現的釋懷。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你和我?誰又能逃得了暴烈的毒蛇,它無時無刻不以失望、挫折或疾病的毒液來攻擊我們!我們永遠坐在情緒的雲霄飛車里。也許我們偶爾會感到快樂,但悲傷終究會回頭。從這個觀點來看,人類的境遇確實是沒有希望的。不過,人類的境遇如果就是問題所在,那我們一定可以在其中找到解決的辦法。加繆告訴我們如何能辦到這一點:

  當快樂的召喚變得無法抗拒時,憂鬱就會從心頭生起:這便是巨石的勝利……而這些夜晚就如同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那一夜(Gethsemane)。不過壓倒性的真相一旦被承認,就會消失蹤影!

  重點就在承認自己的真相。猛蛇猶如這章一開頭所談到的那幅雙重影像圖,一旦學會如實地接受它,它的銳牙就掉了。承認真相,即使真相是一場悲劇,也有一種解脫的效果。尼採(Friedrich Nietzsche)認為能夠欣賞悲劇是一種力量而不是軟弱,希臘悲劇最燦爛的時刻,正好是希臘人最富裕、最有活力的時期。尼採曾經對自己的第一本著作《悲劇的誕生》發表過評論,他說:“希臘人並不是悲觀主義者,他們的悲劇就是明證——在這一點上叔本華(Schopenhauer)是錯的。”以悖論的觀點來看,只有當我們覺察到生命中的悲劇因素,但又能毫不逃避地面對它們,才能將其轉化成另一種美。

  基于相同的精神,耶穌要我們舉起“人子”,去面對人生的一些不愉悅的事實,並且要不畏艱難地肯定人性。還記得耶穌曾經告訴尼哥德慕說:“除了從天上降下來的人子,從來沒有人上過天。”這句話是不需要用超自然的觀點去解釋的。如果以禪的觀點來看,它的意思就是,若是不能先認清我們的無助(“從天上降下來”)我們就得不到解脫(“升上天國”)。天國不該被看成一種超塵出世的境界,因為根據耶穌的逆向邏輯,升天與降世是同一回事。如果我們想上天國,必須先通過地獄的考驗。

  困境乃是人生的真相。大多數的人因為沒認清自己是受限的凡人,所以會期待安逸的人生,因而制造了更多的痛苦。所以我們才會去做一些能力范圍之外的事,去掌控那些不可能被掌控的東西,去逆料那些不可能被料到的事。我們甚至還幻想著,如果夠努力的話,也許可以覓得一個毫無問題的人生。我們的痛苦就是由我們的無明及內心的暴力組合而成的。心靈的解脫不是一種成就或努力的結果,它是一種洞見。如同加繆所觀察到的:壓倒性的真相一旦被承認,就會消失蹤影。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論語第二章第四節)。“天命”就等同于命運(也就是我們所不能控制或避免的事)。知道人能做到什麼或不能做到什麼,是需要極大智慧的,孔子花了五十年才了解什麼是命運。但更難做到的就是真誠地接受命運的安排——不對抗、不發牢騷、不吶喊。一直到六十歲,孔子才完全臣服于上天的旨意。除非我們也學會這一點,否則我們的內心是不可能真正平和的。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