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耶穌除了禪什麼都沒教

時間:2012-05-24 09:37   來源:中國臺灣網

  那時耶穌除了禪什麼都沒教。他主要的訊息是很清楚的:認清真相便是愛的起源。除非能誠實地認清自己,並且知道自己的極限是什麼,否則你永遠無法學會寬恕。同樣的,除非能在我們和別人的身上看到基督,否則我們永遠也無法學會愛。在愛的議題上,見(seeing)比行更重要。行為是跟隨著見地而來的,而非先行後見。事實上,沒有見地的行為是十分危險的,那會導致更多的困惑及煩惱。耶穌說:“真理會使你們得自由。”(約翰福音八章三十二節)但首先我們必須先看到真相是什麼。

  你不需要為了學習愛,而將自己的全部財產變賣來救濟貧困,也不需要為大眾做長時間的勞役;相反的,學習愛必須先培養出對真相的敏銳度。佛法中的八正道就是達成解脫之道。第一正道是“正知見”。沒有正確的知見,任何行為都會導致更多的痛苦;反之,如果能夠認清真相,真愛與慈悲自然會產生。

  如果愛就是溫柔看待生命以及對真相保持敏感,那麼慈悲又是什麼?大部分的人都將慈悲與感覺相聯、將智慧與智力相聯,這麼一來慈悲與智慧就好比水和油;它們是無法相融的。佛陀似乎能悲智雙運,他是怎麼辦到的?

  一行禪師借著馬尼拉雛妓的真實故事,教導了我們慈悲的真諦。因為極度的貧困以及貧富差距太大,這些女孩被迫出賣皮肉而被社會所歧視,她們懷著羞恥感一直活在痛苦中。一行禪師的觀察如下:

  如果她(妓女)能深觀自己和整個情況,她就會明白因為別人是那個樣子,她才會變成這個樣子。一個好人家的“好女孩”有什麼可驕傲的呢?因為好人家的生活方式是那個樣子,妓女才會過這樣的生活。沒有任何人的手是真正幹凈的,沒有人可以說自己是沒有責任的。馬尼拉的女孩之所以會那樣,是因為我們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深入地觀察那些雛妓的生活,我們可以看到所有“非妓女”的生活。看到所有非妓女以及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可以明白妓女為什麼會過那樣的生活。事物之間、永遠是息息相關的。

  缺乏慈悲心是因為我們無法深入地看到事物的本質。我們瞧不起街邊的流浪漢、妓女和社會上的壞分子,是因為我們看不見造成他們的情況背後的復雜理由。賣淫是一個極佳的例子。觀察一下供需之間的關係,我們就會明白賣淫的本質是什麼。是誰提供了這麼多的妓女?她們大部分來自于富裕國家里窮鄉僻壤的貧窮人家。我們也許會抱怨賣淫是墮落的行為,但賣淫真正的原因仍然是貧窮。在這個行業中我們看到過富家女嗎?

  《時代雜志》刊登了一篇有關日益興盛的性產業的特別報道,文章中指出,“貧窮的女人與小孩被當成商品一樣在街頭以貨易貨、討價還價、走私、出售,為的是解決饑餓問題,或是以殘忍而快速的方式來賺到錢”。這項產業整個浸泡在人類的絕望里。並不是所有的淫媒都是流氓。同一篇報導也指出,“通常是父親坐在接應的車子里,而母親則是談價錢的人。弟弟可能會拿著一塊海綿和一桶肥皂水洗客人的車子,為的是再多賺五塊錢”。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