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三、鄧小平:“韜光養晦”大智慧

時間:2013-05-13 10:1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三、鄧小平:“韜光養晦”大智慧

  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鄧小平帶領中國人民衝刺世界第一,是于融入世界中領先世界,在“韜光養晦”中大有作為。鄧小平提出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和國際經濟新秩序,就充分體現了他追求世界性大作為的戰略氣魄。

  小平,大志:對中國走向世界第一總體設計

  鄧小平雖然在公開講話和出版的文集中,沒有提到“中國第一”、“趕超美國”的詞語,但是他帶領中國人民衝刺世界第一的願望無比強烈,他在改革開放中向世界第一衝刺的力度最大、速度最快,使中國離達到世界第一的距離也越來越近。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對中國的總體設計就是圍繞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一而進行設計的。他的總體設計是一個體係,內容豐富,包括:一個奮鬥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一條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三個奮鬥階段——三步走,從溫飽、小康,到21世紀前50年實現富國強國夢;一個和平發展大戰略——韜光養晦,有所作為。

  “中國改革開放要比日本明治維新幹得更好”

  日本明治維新是改革興國的典范。鄧小平早在1977年5月24日時就指出:明治維新是新興資產階級幹的現代化,我們是無產階級,應該也可能幹得比他們好。鄧小平在1985年4月15日強調說:“現在我們幹的是中國幾千年來從未幹過的事。這場改革不僅影響中國,而且會影響世界。”鄧小平的目標,是幹“影響世界”的偉大事業。他認為:我們的改革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國際范圍內也是一種試驗,我們相信會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對世界上的社會主義事業和不發達國家的發展提供某些經驗。當然,不是把它搬給別國。 

  1990年4月7日,鄧小平在在一次重要談話中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搞四個現代化,著眼于振興中華民族。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不長的時間內將會成為一個經濟大國,現在已經是一個政治大國了。聯合國的席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人要振作起來。大陸已經有相當的基礎。我們還有幾千萬愛國同胞在海外,他們希望中國興旺發達,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利用機遇,把中國發展起來。下個世紀中國是很有希望的。”

  孫中山當年成立“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就是要“駕乎歐美之上”,重新拿回世界第一。鄧小平強調振興中華民族,也是要實現中國世界第一的地位。振興中華的含義,就是世界第一;實現偉大復興,就是中國要再度成為世界第一。

  “三步走”戰略:向世界第一衝刺

  中國走向世界第一,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鄧小平在20世紀80年代,曾提出用70年時間“三步走”,到建國100周年的時候,實現中國的戰略目標。第一步用10年達到溫飽水平,第二步再用10年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在21世紀再花50年時間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鄧小平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最後的囑托也是對國人的激勵,“從現在起到下世紀中葉,將是很要緊的時期,我們要埋頭苦幹。我們肩膀上的擔子重,責任大啊!”鄧小平所指的21世紀中葉這一時期,為什麼將是很要緊的時期呢?因為這正是中國走向世界第一的時期。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