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中國具有最優秀的文化基因

時間:2013-05-13 10:08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具有最優秀的文化基因

  一個民族的文化優勢、文化底蘊,是擔任世界領袖國家的文化條件。美國人只有一種文化——資本主義文化。中國是人類各種文化和文明傳統的博物館、集散地。中國人具有世界上最悠久的古代文化,這是在世界古典文化係列中唯一沒有中斷的傳統文化;中國人集中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文化,這是在世界社會主義陷于曲折和低潮中都沒有傾覆的革命文化;中國人又是改革開放中最大規模和最成功學習吸收資本主義文化的國家,從而形成了有鮮明特色的開放文化。今天的中國文化,是海納百川的大文化,中國有做世界領導者的優秀文化基因和文化素養。

  中國具有長期成功擔當領袖國家的履歷和經驗

  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要當強國,而不是領袖”,這很值得商榷。把中國崛起、中國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限定在“當強國”而不是“領袖”,這種論調雖然在美國人聽起來舒服,但是,對中國崛起與復興進行這樣的限制,無疑是一種自我遏制。中國在21世紀的大目標,決不能只局限在當“強國”上。

  全球化的世界,越來越成為人類同舟共濟的一艘大船,誰來做這艘大船的掌舵人,關係到全球的前途和命運,而美國繼續擔當這個舵手,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大家對它也越來越不放心。2009年11月,奧巴馬訪華,再次引起世界媒體對中國擔當世界“領導者角色”的熱議。《華爾街日報》寫道:“焦急的國際社會,正指望中國承擔領導者角色。”

  引誘中國過早地走上世界領導者角色,可能是美國的一個陷阱。但是這個世界大船也的確不能老是由美國人掌舵,因為正是美國這個船老大,把世界搞得危機四起,把這艘大船搞得千瘡百孔。中國要救自己、救世界,就要有當舵手的準備。當然,由于世界大船情況復雜,全球性問題層出不窮,多極化世界逐步形成,恐怕已經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為世界掌舵了。但是這也不能成為中國不當領袖國家的理由。

  領袖國家不等于“霸權國家”。英國和美國都曾經是世界的領袖國家,它們也都是世界的霸權國家,但是這並不能決定在後美國時代的領袖國家就必然是霸權國家。中國成為世界領袖國家的意義,就在于終結領袖國家和霸權國家的血緣聯係,創造一個領袖國家不是霸權國家的奇跡,開辟一個有領袖國家而沒有霸權國家的世界歷史新時代。

  民主國家,不是“無領袖”的國家,而是民主產生領袖的國家,是產生民主領袖的國家。民主世界,多極化世界,也不是無“領袖國家”的世界,而是沒有“霸主國家”的世界。民主世界需要的是不稱霸的“領袖國家”,多極化世界更需要能夠使世界和諧的“領袖國家”。所以,無論是民主國家還是民主世界都需要領袖,只不過這個領袖是民主產生的,是高度民主的領袖,而不是君主式的領袖,不是霸權型的領袖。

  中國什麼時候能夠成為世界的領袖國家,能夠走上領導崗位,當然要量力而行,要有一個過程,即使當上了舵手,也要聯合大家共同掌舵。如果因為舵手任務重,就根本放棄中國“領袖國家”的大目標,永遠只是乘坐在美國人當舵手的大船上,實際上是缺乏自信心,也缺乏進取心。

  中國永遠不稱霸,中國決不當頭,這是一個精辟的戰略思想。而對“不當頭”的思想,要有一個辯證的理解。由于以前的世界之“頭”,都是霸主,當頭就是當“霸主”,當頭就是稱霸,這樣的“頭”當然永遠不能當。以前有些國家當“頭”,是當的聯盟之“頭”,就是在全球和地區競爭中,一些國家組成聯盟和另一些國家組成的聯盟進行對抗,在這樣的聯盟當“頭”就是當“盟主”,這樣的“頭”,中國也不能當。但是,中國不在霸主和盟主的意義上當頭,並不等于在一切問題上不出頭,並不等于在世界上永遠不發揮領袖國家的地位和作用。中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上發揮火車頭的牽引作用,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上發揮和諧作用,在應對全球難題、加強國際合作上發揮帶頭作用,中國對整個世界進步發揮引領作用。對外,創造穩定、公正、和平的國際新秩序;對內,讓老百姓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何樂而不為呢?所以,21世紀的中國,既要當強國,又不能拒絕當領袖。

  中國有做世界第一的千年履歷和經驗,有做領袖國家的優良傳統,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第二次走向世界第一,再創冠軍國家的輝煌。中國經歷了興起——衰落——再崛起的歷練,從世界第一,到落伍挨打,再到新的世界第一,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領導經驗最豐富的國家。中國走上世界領導崗位,一定是最優秀的領導者。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